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敵人逐漸壓縮的重重包圍中衝出去,然後在偌大的國土上重新尋找一塊可以生存之地。而一個特別之處是:命令要求第六軍團&ldo;把一切都帶走&rdo;。
八月七日,第六軍團的突圍行動開始了,整整四天之內,七千多人的隊伍不停地在碉堡群中穿梭。碉堡群是國民黨軍為封鎖紅色根據地修建的,在交通幹道上黑壓壓地連成一線。組成第六軍團的絕大部分是湖南籍士兵,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歲,他們幾乎攜帶著根據地的一切,包括兵工廠的老虎鉗子,印刷廠的石印機,醫院的醫療裝置,甚至還有病床的床板,發電機、脫粒機和磨麵機。負重累累的隊伍突然出現在重重封鎖線上,使認為他們很快就會被全部消滅的國民黨軍萬分驚愕。就在敵人短暫的不知所措中,第六軍團突破了地方民團的阻擊到達了第一個集結地:寨前圩。
在寨前圩,第六軍團建立起正式的指揮系統,除了二十九歲的軍團參謀長李達是陝西人外,其餘的都是清一色的湖南人:軍團長蕭克,二十六歲;軍團政治委員王震, 二十六歲;軍團政治部主任張子意,三十歲;中央派駐第六軍團的黨代表任弼時,三十歲。年輕的軍團指揮員和紅軍官兵並不知道,此時,兵力數十倍於他們的國民黨軍正迅速地從四面包圍而來,這些部隊除了國民黨政府直接指揮的中央軍外,還包括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省的軍閥部隊。
由於軍情緊急,第六軍團重新上路了,急切地奔向他們預定的第二個集結地:湘江。他們必須渡過這條貫穿湖南全境的大河。敵人在湘江沿線的防守極其嚴密,且已從各個方向開始實施大兵力夾擊。八月二十三日,第六軍團到達了位於湘江東岸的蔡家埠渡口,他們這才發現江對岸已經布滿了嚴陣以待的敵人。猝不及防令他們在湘江東岸不停地徘徊,與夾擊他們的敵人兜著圈子。最終,第六軍團不得不放棄渡過湘江的計劃,掉頭往回走,進入了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陽明山中。陽明山極度貧瘠,大軍無法生存,第六軍團只能再次突圍。他們向北繞過敵人的側翼,然後突然掉頭向南,幾天之後又折向西,再一次接近了湘江。雖然連續的行軍和不斷的遭遇戰嚴重消耗了第六軍團有限的兵力,但九月四日,一個夜色昏暗的晚上,紅軍官兵以一場惡戰在重圍中撕開了一道縫隙,終於渡過了湘江。這時候,中革軍委的命令再次到達,命令要求第六軍團向北與紅軍第三軍取得聯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