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1/2頁)
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軍第三軍轉戰在湖南西部,中國革命史中稱那片開滿高高的巴茅花的土地為湘西。紅三軍的領導人名叫賀龍。
第六軍團在撤出根據地後的一次次突圍中損失嚴重,唯一的收穫是他們發現在所有企圖消滅紅軍的國民黨軍隊中,黔軍的戰鬥力是最弱的。於是,第六軍團決定迎著黔軍開啟缺口以衝出包圍圈。這個判斷果然正確,紅軍最終擊潰了黔軍的阻擊一路進入貴州,佔領了貴州東北部的一個小城鎮‐‐舊州。在舊州,軍團長蕭克萬分驚喜,因為他得到了一張一平方米大的地圖。這張珍貴的地圖上的文字是紅軍不認識的洋文,為此,蕭克把舊州天主教堂裡一個叫薄復禮的英國傳教士叫來了。
三十六歲的薄復禮原名魯道夫&iddot;阿爾弗雷德&iddot;勃沙特&iddot;比亞吉特,出生在瑞士德語區,後移居到英國曼徹斯特。他在一個從中國回到曼徹斯特國的傳教士那裡知道了中國,並開始嚮往去中國傳播上帝的福音。這天夜裡,這位又細又瘦又貧窮的傳教士在擔心失去生命的巨大恐懼中,就著一盞煤油燈的亮光,用了大半夜的時間將那張地圖上的法文全部翻譯成了中文。這個舉動一下就緩解了紅軍與傳教士之間的敵對情緒。但最終薄復禮還是被要求留在紅軍隊伍中,因為面對日益嚴重的傷亡紅軍認為他能搞到藥。傳教士薄復禮就這樣跟隨著中國
工農紅軍踏上了長徵之路,並且在歷盡艱難困苦之後活了下來。他於一九三六年四月在昆明附近被釋放,當時軍團長蕭克主持了一個小小的歡送會,紅軍特地為他準備了一隻雞讓他品嘗。薄復禮離開中國回到英國後對全世界說:&ldo;中國紅軍那種令人驚異的熱情,對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對自己信仰的執著,是前所未聞的。&rdo;
對舊州的佔領並沒有緩解第六軍團所面臨的危機,蕭克在地圖上找到了與紅三軍會合的準確位置,而去往那個方向必會陷入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第六軍團決定暫時放棄直接向北,轉向西,渡過縱貫貴州境內的水流湍急的烏江,再以烏江為屏障尋找機會向紅三軍靠近。但是,當第六軍團到達烏江岸邊準備衝破黔軍防線的時候,中革軍委的電報又到了,電報嚴令他們&ldo;無論如何不得再向西移動&rdo;。電報同時說,賀龍的部隊已經佔領貴州與湖南交界處的印江,作好了接應第六軍團的準備;而追擊的國民黨軍正在向南移動,第六軍團應該立即向貴州東北部的石阡一帶前進。從地圖上看,這確實是與紅三軍會合的最近的一條路線。但是,隨後發生的事實證明,國民黨軍已經向南移動的情報是毫無根據的推測,而這一推測幾乎斷送了整個第六軍團。此刻,敵人已準確地判斷出第六軍團如果急切地想與賀龍的部隊會合,於是,當第六軍團在烏江岸邊研究如何執行中革軍委的命令的時候,國民黨中央軍、黔軍、桂軍和湘軍已經制訂出了完整的大規模合圍計劃。第六軍團就這樣從烏江邊折回,一步步走進了一個埋伏著巨大危險的包圍圈中。
十月七日凌晨,第六軍團從烏江邊的走馬坪出發了。三營為前衛團的前衛營,三營營長周仁傑處在團偵察班與營尖兵排之間,他認為這個位置有利於處置隨時發生的各種情況。
前衛營進入甘溪鎮後,團偵察班和營尖兵排伸出鎮外,向石阡方向觀察警戒。此時,第六軍團的大部已行至官莊至甘溪的十幾公里的山路上。儘管中革軍委的電報說敵人已經向南移動了,也就是說,至少今天可以放心地按照預定路線前進,因為無論是前面和還是後面都沒有敵情,但是軍團指揮員們還是無法完全放心。隊伍出發後不久,軍團部特別詢問了在路上遇到的郵差,並且仔細研讀了從郵差那裡獲得的報紙,而無論郵差的話還是報紙的報導,都證明中革軍委提供的情報是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