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兩廣總督 (第2/3頁)
一包衛生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態度。
第二種,即與此切割,透過否認清廷來間接賴掉不平等條約的恥辱,這就屬於那種鴕鳥心態,阿q精神勝利法,既然無法改變過去,那就和過去切割,恥辱都是清廷的,新明冰清玉潔。
目前看來,新明外交部現在的態度偏向第二種,不算好,但也算不上壞,逃避可恥但有用。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反清反魔怔了,甚至在清英戰爭中站隊英國,這種是最可怕的,毫無國家民族底線,如果外交部真有這種極端分子,那姚廣孝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其逐出外交部。
那這是不是很說明姚廣孝很具有愛國情懷?
其實不然,單純是因為第一種有助於姚廣孝實施計劃,而第三種的極端分子妨礙計劃罷了。
所幸,經過簡單的試探,並沒發現第三種成員,也可能是隱藏得深,之後還需進一步觀察。
“呃,部長您說的有理,可名稱是大臣定的,不能……”那名身份較高的工作人員繼續阻攔。
“大臣已調任北京,現今執政廣東的是總督大人,如若陛下或總督大人問責,我一人承擔。”
“……”
“如此,屬下等聽令便是。”
由上,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空降而來的姚廣孝並未在以【外交副部長】為代表的地頭蛇這邊佔到便宜,雙方針尖對麥芒,最終以姚廣孝明說願意擔責的前提下,才勉強透過了第一條提案。
,!
這並不是一條好訊息,因為這彷彿驗證了一句諺語——強龍壓不倒地頭蛇。
在姚廣孝赴任前,新明外交部部長是由大臣兼任的,與英國外交談判的基本框架,包括新條約的名稱和對不平等條約的態度等等,都是當時兼任外交部部長的大臣與外交部副部長商議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臣本身的理念就是第二種,因而帶出來的兵也是第二種。
所以,當老朱給大臣說讓姚廣孝擔任外交部部長時,本質上是把大臣兼任的這一職位給撤了,換成了姚廣孝,同時為了政治平衡,所以才提拔了一直跟在大臣身邊處理政務的親信,並且一步到位,直接兩廣總督。
發現了嗎?
對,沒錯,一個是大臣原本在外交部的直系下屬(外交副部長),一個是大臣一直帶在身邊的親信(現兩廣總督),不用懷疑,這倆認識,不僅認識,還很熟,經常一起喝酒吹牛的關係。
這就導致大臣走後,廣東的內政外交具有相當排他性,他們一個圈子的,外人很難融進去,尤其當政見不合時,更難融了。
除非老朱親自來,那另說。
但姚廣孝對此並不介意,甚至很樂於看到廣東政壇鐵板一塊,因為姚廣孝壓根不打算融入。
看了一週各類文獻,姚廣孝越看,心中就越有一個瘋狂計劃——他想超越這個世界的自己。
在這個世界的明初,是他慫恿燕王朱棣造反,奪了建文帝的帝位,證明了自己能力,不管好名惡名,反正歷史留名了,而那時燕王府上下一心,鐵板一塊,才奠定了靖難勝利的內部基礎。
現在也一樣,如果姚廣孝想玩把大的,那就剛需廣東的政壇像當時的燕王府一樣鐵板一塊。
姚廣孝對融入廣東沒有絲毫興趣,他只是想像慫恿燕王那樣慫恿廣東的實權派去搞事罷了。
他本質就是個樂子人,還是歷史級別的樂子人,權勢地位金錢?不重要;找樂子?最重要。
當然,現在姚廣孝策劃的大事肯定不是武裝謀反了,和建文帝比劃比劃還行,跟洪武帝軍事衝突?這就不是找樂子了,是樂子找你,再強調一遍,姚廣孝只是想找樂子,不是單純想找死。
武的玩不來,那就玩文的。
有人會說了,文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