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不拉得多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人之下,山海畫妖負骨遊方第一百八十二章道境論道,逆生之漏!第183章道境論道,逆生之漏! “……” 當《九序心法》的所有內容都在腦海中浮現過一遍後,遊方的眼皮動了一動,只覺那種“異樣”感更強烈了,原本無漏的功法似乎有了缺失。 這一種感覺,非是單獨以他自身修為及悟性所能察覺,而是藉助了“紫陽道果”的幫助,作為同樣融合了“儒釋道”三門之精華的無上內丹法門,兩相對比之下,原本隱藏得極深的“缺陷”便頓時浮出。 首先,縱觀這《九序心法》之修行,“前三序”對應的是“逆生三重”第一重,是對“性”、“炁”、“命”的打磨,也是對成道之根基的錘鍛加固。 中三序則是對應的“逆生三重”第二重,是為“結丹”之境,當“陰丹”與“陽丹”雙雙結成、且陰陽相合,也便將第二重走到了盡頭,徹底完成了“由神化炁”的過程。 至於後三序,就連當年創出《九序心法》的三一門祖師——“三教先生”都沒能修成,能“悟”不能“修”,只這一點便足以說明其中的問題。 對此,《九序心法》中雖也有描述,將一切歸在了後三序屬於“無為之法”,無法可依、無跡可尋而只能靠“悟”,但世間“無為法”並非只有《九序心法》後三序這一種,從其他來看,只要悟性足夠便都有可能修成。 別的不說,就單以老天師為例,其“金光咒”與“雷法”雖初習之時皆是“有為法”,但修至深處後,同樣也會向著“無為”的方向轉變。 “金光咒”有為的極致便是金光外放、隨意凝形、性命堅固,而“雷法”有為的極致則是引天地雷霆降落,但從老天師在貴州的表現便足以看出,這並非是兩種術法的盡頭。 毫無疑問,早在數十年前,老天師便已突破了“金光咒”與“雷法”那“有為”的桎梏,以自身之天賦、悟性為推動,使二者進一步昇華,達到了“無為”之境。 這也便說明,“金光咒”與“雷法”作為絕世之法門,從始至終皆是通透而無阻塞,足以使人一路前行,這一點,便是與《九序心法》截然不同。 而縱觀三一門過往,從創派祖師“三教先生”林龍江、到最後一任門主“大盈仙人”左若童,每一任的門主乃至膝下弟子都無一不是驚才絕豔之輩,悟性也都無比高絕、遠超同輩不知幾何。 但就是這麼多的天縱之才,透過一代代、一輩輩的傳承,竟也依然無法將“第三重”的門檻給攻破,甚至到如今門派都已絕滅,著實是令人唏噓的一大憾事。 只是,遊方雖然能察覺得出其中有缺陷,但以他目前第二重剛突破完成、剛完全結成“陰丹”、都還未曾“採藥”的修為,著實是難以更進一步。 雖說假以時日,等他修為達到了“媾陽丹”的地步,陰陽合和之下、一切或許便能夠通透,但那顯然還需要不短的時間,也會浪費掉如今這絕好的感悟狀態。 “嘶……嗯!” 一念至此,遊方稍作思索,隨即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麼。 接著,沒有任何猶豫,他再度將整個身心都沉入了“道境”之中,隨即以意念發出了呼喚,輕聲問出了一句:“老天師,您有空麼?” “哦?” 同一時間,遠在龍虎山,正上網衝浪的老天師聽到這一聲呼喚,立刻眉毛一挑,露出意外之色。 “這小子,怎麼這麼快就會這招了?”他不禁想著,隨即又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道,“嗯,又遇到問題了?” 下一秒,遊方只感覺眼前一閃,本因閉上雙眼、一片虛無的視野裡,突然浮現出了老天師的影子。 “晚輩見過老天師!” 而他見狀,也便只好趕緊恭敬出聲,卻見老天師擺了擺手說:“道境之中無輩分,大家皆是道友,就無需多禮了。” “好!” 既然老天師都這麼說了,遊方自然也不會多客氣,正如老天師所言——“道境之中皆道友”,能夠來到此等境地之人,無一不是痴迷於“求道”的。 也正因如此…… “看你這樣子,是有什麼問題想與我討論?不錯,這‘道境’之中便是最適合論道的求道論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