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文人的拳頭 (第1/2頁)
走地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謙益和呂大器也聽到了外面動靜,認出了於烈。
呂大器又坐不住了,道:“訊息怎麼走漏的這麼快,到底是誰多了嘴,查出來定要叫他好看。”
錢謙益卻成竹在胸地道:“咱們怎麼得到的訊息,就是怎麼走漏的,你以為那些商人能知曉什麼家國大義,還不是利字當頭,能找到咱們,就能找到馬士英。”
“受之兄,你就一點也不擔心,那劉文耀被馬士英拉攏過去?”
“擔心什麼,咱們二人親自前來,還佔了先機,而且給出的是二品侍郎的高位,馬士英那裡卻只派出一個幕僚,給的也不會比這個高了,高下立判,再說了,姓劉的就是想投靠過去,也得想想得罪東林黨的後果。”
“說的也是,咱們出手,難道還比不過馬士英門下的一條走狗,劉文耀但凡有點腦子,也知道該怎麼選。”
......
劉文耀把親信班底,都召集到了一起,商量下事情該怎麼辦。
杜勳已把他所知道的,詳細地和其他人說了一遍,兩派勢力之間的衝突尤其詳細,而且還加了許多秘聞,到底是宮裡出來的,講的繪聲繪色,如人親臨。
但杜勳到底也代表了一方立場,話語中難免有所傾向,他去南京後投奔的是總督太監盧九德,屬於擁立福王的一派。
待把所有資訊匯總起來後,南京的局勢大致有了個模樣,按照慣例,劉文耀依舊是先詢問其他人的意見。
這次是劉安先開了口,道:“我覺得應該交給錢大人,作為東林魁首的他能親自前來,本身已說明了態度,再加上他們掌控了天下輿論,要是不順遂了,大哥的名聲也就臭了。”
胡萬卻不這麼想:“怕那兩個老兒作甚,一棍子就能捶死倆,不過馬士英也不是好東西,竟然只派了個幕僚師爺前來...”
“馬士英師爺說的至少還聽起來實誠,姓錢的滿嘴沒一句實在的...”
“我覺得還是劉安說的對,入了東林魁首的門子,都督能做二品高官,咱們這幾個也不愁差事,剩下的人解甲歸田,也未嘗不是個好歸宿...”
“不好吧,咱們勇衛軍創立這麼久,從無到有,一步步地走來,你真的捨得?”
......
爭來爭去也沒個結果,在碰到大事的時候,一味講究民主,講究集思廣益也並不是個理智的決定,劉文耀決定武斷一回,因為他的心中已有了主意。
“交給東林黨肯定不行,他們這些人張口大義,閉口忠心的,可只顧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誰也沒想過大局,滿清已入關,大順軍也實力尚存,此外還有張獻忠的大西軍,同樣是野心勃勃之輩,江南半壁現在需要的是儘快選出一個皇帝繼承大統,穩定軍心民心,守住現有的基業,而不是爭立長立賢,東西交到東林黨手裡,他們定能掀起滔天巨浪,要是那樣的話,大明就真的完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咱們也跑不了。”
“所以我決定交給馬士英,但也不能完全由著他們,亂世中,只有手裡的刀槍才是保命的本錢,勇衛軍絕對不能散掉。”
“那都督的意思是?”
“好的地方咱們進不進去,那窮鄉僻壤總有吧,眼前的海州我看就不錯,南蔽江淮,北控齊魯,漁鹽不缺,不遠就是徐州,盛產煤鐵,打造刀兵,鑄造火器都便利得很,又靠著海,南下北上都很便捷,好好經營,絕對能作為咱們勇衛軍的大本營。”
“防禦也很重要的,咱們現在所處的鬱洲島還好,可是放眼整個海州就不行,一馬平川,無地形可守,咱們要是以此為立身之基,恐怕日後不得安穩啊...”
“從來就沒有靠山川地形能夠守得安穩的,關鍵還得靠人,這又說到練兵身上了,咱們的時間也不多了,需要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