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2。“善易者不佔”的內涵?在這個原理的指導下,你有多少實證的例子?
13。易學的流派特點及互相比較?
14。易學發展史中義理與象數的承前啟後人物,你能脫口而出的是否超過九個?他們的重要易學特徵是什麼?
15。古語說“大易至簡”,如何一言以蔽之?
儒門易家簡史(1)
“韋編三絕”說的是孔子讀易經,因翻閱得過多,把串聯書頁的繩子磨斷了多次。孔子是後來傳統讀書人心中的“先師”,示範之下,幾乎沒有人不讀易經。畢竟,《周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居十三經之首。
今天流傳的《周易》是齊田何所傳的本子。《史記》記載了由孔子到漢代田何的傳《易》系統,但在楚國還有另一個系統,就是帛書本。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發現的帛書《易傳》六篇共包括《二三子問》、《繫辭》、《衷》、《要》、《昭力》、《穆和》。其中,《要》記載了孔子“老而好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橐”,和《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最大的貢獻就是從學術上與占卜的《周易》分道了。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孔子所序的內容就是《易傳》,它是由孔子門徒彙集而成的,亦稱《十翼》,是研究《易》的十個翅膀。研易必先讀《易傳》。
孔子五十學《易》雲:“君子不與命爭。”, 以至於“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天命,對他來講就是出來做官。即天命之命。孔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說到這,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古代很多有成就的人,大多都只活到五十歲左右,北宋就很明顯;近代的國學大師王國維,亦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因此人生都活的很緊湊。
醫易同源。
黃帝著《黃帝內經》,一定是懂易學的——醫易同源。黃帝傳世有三本書:《黃帝內經》、《黃帝外經》、《黃帝宅經》,後兩本書已佚。歷史上著有內、外經的還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漢書?藝文志)。歷史上宅經有三部,還有《孔子宅經》、《淮南子宅經》。《孔子宅經》,惜已佚。
孔子卜宅,也很注重人文環境,《論語?里仁》:“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裡,是古代的面積單位,即長寬各三百步;擇,古亦作“宅”。
在易學的應用方面,孔子的自我評價頗值得玩味:“吾百佔而七十當”(《孔子家語》)。
在《論語?子罕第九》“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鳳鳥、河圖都是祥瑞。這是孔子卜得旅卦後的言語及心態表現。旅卦意即:雖光明卻靜止不動,集大道於一身卻不能推行於天下之象。這正與其當時的狀況相符。
孔子之後,義理、象數分流。象數蘊含著義理,義理脫胎於象數而出。
孔子既沒,其墓地由子貢選定。子貢的卜地術亦傳自孔子。子貢是歷史上最早的經濟學家之一,司馬遷將他排在第三位(前兩位是姜太公、范蠡)。先前曾有人給子貢推薦一處,子貢看後,說此地只適合葬帝王,不適合葬我的老師。後來,子貢在山東曲阜選得一地,稱:葬此地,老師的後人貴而不富,一代強一代弱,後果如此。而先前他人所推薦的地方,後來果然葬入了帝王——漢高祖劉邦。
孔子從來不承認自己是聖人,但孔子有自聖的心態。《論語》孔子說河不出圖,洛不出書,我已矣夫。說周之德在吾。孔子自比聖人。“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老天不想斷絕這個“文”,匡人又能拿我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