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元子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手上的最後一段桂皮剝落下來,看著擺的滿滿的院子,心裡成就感十足。
這可是她一手打下來的江山,都是錢和糧食。
沒地方放了,把凳子搬到棚屋簷下,踩上去,把肉桂皮放到棚屋頂上。
拍拍手,大功告成!
摸摸癟癟的肚子,得犒勞一下自己呀!
中午打算炸個小魚吃吃。
早上在溪水邊清洗了一下小魚,這會就打麟去腮和內臟。
掐住頭部,用刀斜著從尾部向頭部來回刮動,再橫著剖開腹部,用刀口輕輕一撥拉,內臟就出來了。
不過技術不夠熟練的還是用手掏比較好,雖然慢些,但不容易把膽弄破。
去腮這一步穗禾直接省略,魚頭直接拽掉不要了。
當然,扔是不可能扔的,放進空間裝內臟的盆裡,蓋好蓋子,上次的傻孢子邊角料已經做了誘餌。
不打算把一筐鯽魚都處理完,弄了一小盆,五十來條後就收手,又殺了一些小泥鰍放在一旁,待會一起炸了。
燒火起鍋,拿來之前曬乾的花椒,放進鍋裡小火乾煸,炒出香味,用手捏了捏,變得酥脆後剷出。
又往鍋裡倒了些細鹽,炒熱放到一旁備用。
在陰涼處拿了一大罐菜籽油,倒入鍋內,估摸差不多了,就放下陶罐,放回原位。
油熱後開始下鯽魚,下魚的時候穗禾手上拿了一塊乾淨的麻布,每條小魚都在布上過了一遍。
這樣魚身上的水汽相對少了很多, 炸完後油也相對清亮一些,不會那麼渾濁。
炸過東西的油再去炒菜味道不那麼好,但還是想減少一點異味。
以後這鍋油就專門用來炸東西,或者炒葷菜,也就沒什麼了,若是炒素菜,炒什麼都是一股子魚腥味。
鍋裡小魚還在炸,這邊穗禾把花椒籽用堾碎,去掉花椒籽,再在放入胡椒碾子。
這個東西很多年輕人都沒見過,就連她也是在村裡一個90多歲的老奶奶家裡用過這個東西。
類似搗蒜罐,但又不同於它,罐子中間的小棒槌是鑲嵌在罐子裡,取不出來,但有縫隙又可以活動。
在家裡找到這個胡椒碾子的時候穗禾是有些驚訝的,不過想想這邊都回到蒸汽時代了也沒什麼不可能的了。
把花椒殼放入碾子,順時針攪動小木槌,感覺差不多後把炒好的細鹽也放進去,細細研磨後倒出。
炸好的小魚用漏網撈出,卡在鍋上控油,又從小木盆裡下小魚。
聞著香味,肚子咕嚕咕嚕直叫喚,穗禾拿了一條小魚吃了墊墊肚子。
鍋子大,但穗禾沒有倒太多油,一次性下太多,魚會粘連到一起。
一小盆魚和泥鰍分作四次下去,全部炸好後放置5-10分鐘,再進行復炸。
炸一遍也能吃,不過沒那麼酥,只是熟了而已,炸太狠了外面太焦,裡面也老了。
最後一鍋出來,第一鍋的魚已經放置的差不多了,等油熱冒泡,就可以開始復炸了。
這次炸的時候不能離人,因為很容易炸糊了。看著顏色從黃白色變成焦黃,趕緊撈出來控油。
等油控的差不多,撒上花椒粉,椒香十足,剛才就吃了一點點小魚,這會再也忍不住了,一邊吃一邊炸。
等後面的小魚和泥鰍炸好,穗禾已經吃完了一碗小酥魚。
炸好的小魚和泥鰍,也不用吐刺,直接嚼碎了吃就行了,不過不適合小孩吃。
吃完小魚喝點水,中午不打算吃主食了。
把手洗乾淨,防止有腥味,還用皂角洗了洗,然後去院子裡把桂皮翻個面。
摸摸晾衣杆上的衣服和床單,已經乾的差不多了,被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