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看了看徒弟。
關嘯的記憶那不是吹的,絕對是過目不忘,略微一思索,把原文原句都背了出來:“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四個晚輩互相看了看,這才把這仙石上噴煙吐霧的七個小孔和孫悟空誕生的仙石聯絡在一起,莫非……石頭上小洞越多,那個石頭就越仙?
“還記得花石綱麼?”丁一又看了看徒弟,沒有等關嘯回答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能告訴我蘇米黃蔡中那個米有什麼愛好麼?”
啊?關嘯一愣!腦子裡很多看似毫不相關的歷史知識撲面而來,而這些早在千年前留下的歷史典籍從各個方位佐證了師父的觀點。
蘇米黃蔡是宋代四大書法家,蘇就是蘇東坡,黃是黃庭堅,蔡有爭議,一說蔡京,一說蔡襄,而米則是當時大名鼎鼎的米芾,字元章,更重要的是米芾也是個潛心向道之人,所以又號襄陽居士、海嶽山人,堪比唐代的青蓮居士李太白。
米芾和花石綱的主角宋徽宗皇帝有同樣的愛好——酷愛頑石。在《梁溪漫志》中記載:米芾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奇形怪石,當時人們出於迷信,以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動,怕招來不測,而米芾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唸唸有詞:我想見到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
此事日後被傳了出去,由於有失官方體面,被人彈劾而罷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階看的並不很重,因此也不怎後悔,後來就作了《拜石圖》。米芾還收藏了李後主好幾方靈壁石;以其中的一塊靈壁石換得鎮江焦山甘露寺一塊“風水寶地”,建成海嶽庵。絕對有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放,現在就關嘯看來,這種豪放其實就是修真或者說道家人士希望出世的心態。
關嘯還記得,以《蕪湖縣誌》為藍本的一本元代秘史中明確記載,米芾蒐藏中還真就有幾顆遍體生竅入水則生煙霧的奇石。
“米芾是龍虎山外門傳人,而宋徽宗只所以收集花石綱,也是為了一心求道。”丁一一本正經地和徒弟說,就象在說地球圍著太陽轉。
唉……關嘯只能在心底苦笑,這次出門,太多以前聽起來是迷信是笑話的東西變成了真理,鋪天蓋地地向他腦子裡灌輸,關嘯感覺自己大腦已經發木了。
丁一瞅著外面逐漸亮起來的天,獨自笑了笑:“宋代皇帝都崇通道教,從太祖太宗開始,一直到宋徽宗和他兒子宋欽宗,一個個對道教迷戀的不得了,金人南下準備攻開啟封,宋欽宗本來前往龍虎山請天師下山助陣,但是,從張道陵開始,除了三國張魯外,張家其他幾十代都恪守祖訓,根本不參與世事。後來,宋欽宗想起宋太祖開朝時下棋把華山輸給了太華派掌門陳摶老祖,理論上太華派欠大宋皇帝一個人情,太華派距離開封又不遠,派專人請出了太華派掌教郭京真人。可惜啊,天下大勢總非一個修真者所能解決的,郭真人雖然是一片好心想護衛漢家河山,讓天下黎民百姓免遭塗炭,結果……真的是逆天行道啊!郭京用趙家皇帝歷時百年辛苦收集的十八顆仙石佈下了六丁六甲大陣卻引發了一九雷劫,九道天雷落下,郭京真人被轟得粉身碎骨、魂飛魄散,整個開封城牆都被轟塌了近千米。”
羅家兄妹三人聽得非常入迷,關嘯卻心猿意馬,這些歷史典故對於他而言,只是腦海中一個個知識點,現在,也根本不需要師父在說什麼,他甚至已經知道師父下面要說什麼,肯定是準備由北宋末年郭京真人粉身碎骨講到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