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2/3頁)
[挪威]喬斯坦·賈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禍苦易忍,福樂易求。&rdo;
對於希臘人而言,伊比鳩魯將哲學與醫學相提並論的做法並不新鮮。他的主旨是:人應該擁有一個&ldo;哲學的藥櫃&rdo;,儲存以上四種藥方。
與斯多葛學派截然不同的是,伊比鳩魯學派對於政治或團體生活並不感興趣。伊比鳩魯勸人要&ldo;離群索居&rdo;。我們也許可以將他的&ldo;花園&rdo;比做時下的一些公社。我們這個時代確實也有許多人離開社會,前往某處去尋求&ldo;避風的港灣&rdo;。
在伊比鳩魯之後,許多伊比鳩魯學派的人士逐漸沉溺於自我放縱。他們的格言是&ldo;今朝有酒今朝醉&rdo;。epicurean這個字如今已具有貶意,被人們用來形容那些專門追求享樂的人。
新柏拉圖派哲學
我們已經瞭解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及伊比鳩魯學派與蘇格拉底哲學的淵源。當然這些學派也採納了若干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如赫拉克里特斯與德謨克里特斯等人‐‐的學說。
然而,希臘文化末期最令人矚目的哲學學派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圖學說的啟發,因此我們稱之為新柏拉圖派哲學。
新柏拉圖派哲學最重要的人物是普羅汀(plot,約公元二o五年~二七o年)。他早年在亞力山卓研讀哲學,後來在羅馬定居;當時,亞力山卓成為希臘哲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的交會點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普羅汀從那兒將他的&ldo;救贖論&rdo;(doctre of salvation)帶到羅馬。此一學說後來成為基督教的勁敵。不過,新柏拉圖派哲
學對基督教神學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蘇菲,你還記得柏拉圖的理型論嗎?你應該記得他將宇宙分為理型世界與感官世界。這表示他將肉體與靈魂區分得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人乃成為二元的造物:我們的身體就像感官世界,所有的事物一般是由塵與土所構成,但我們的靈魂卻是不朽的。早在粕拉圖之前,許多希臘人就已經持此觀念,而亞洲人也有類似的看法。普羅汀對這點相當熟悉。
普羅汀認為,世界橫跨兩極。一端是他稱為&ldo;上帝&rdo;的神聖之光,另一端則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來自上帝的亮光。不過,普羅汀的觀點是:這個黑暗世界其實並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世間存在的只有上帝。就像光線會逐漸變弱,終至於熄滅一樣,世間也有一個角落是神聖之光無法普照的。
根據普羅汀的說法,靈魂受到此一神聖之光的照耀,而物質則位於並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於自然界的形式則微微受到神聖之光的照射。
讓我們想像夜晚升起一堆野火的景象。此時,火花四散,火光將黑夜照亮。從好幾英里外望過來,火光清晰可見。但如果我們再走遠一些,就只能看到一小點亮光,就像黑暗中遠處的燈籠一樣。
如果我們再繼續走下去,到了某一點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火光了。此時火光已消失在黑夜中。在這一片黑暗之中,我們看不見任何事物,看不見任何形體或影子。
你可以想像真實世界就像這樣一堆野火。發出熊熊火光的是&ldo;上帝&rdo;,火光照射不到的黑暗之處則是構成人與動物的冷冷的物質。最接近上帝的是那些永恆的觀念。它們是所有造物據以做成的根本形式。而人的靈魂則是那飛散的&ldo;火花&rdo;。大自然的每一處或多或少都受到這神聖之光的照耀。我們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可以見到這種光,就連一朵玫瑰或一株風鈴草也不例外。離上帝最遠的則是那些泥土、水與石頭。
</br>
<style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