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遼就這樣在陽城留了下來,燕綏沒有絲毫忌憚和猜忌,還撥了兩千新兵給他,連帶張遼帶來的八百騎兵湊成了“驍騎營”。
張遼也沒辜負燕綏的希望,他將看家的本事拿了出來,不但踏踏實實訓練騎兵,還在校長皇甫嵩的邀請下,在潁川武學院開設了一門騎射課。
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武學院這樣的地方,想當年在幷州,許多人的功夫都是在同胡人的一次次交戰中,以命相搏鍛煉出來的。
有這樣的集體訓練,學生們就不會走彎路,決計不會像高順從前那樣,因為幼時訓練的姿勢不對傷到了膝蓋,在戰場上長時間拼殺時總要忍著病痛。
想到死去的同伴,張遼有些黯然神傷。
還是學生活潑的呼喚將他從沉思中拉了出來,一個胖胖的女學生笑道:“夫子怎麼突然憂鬱了起來,要不我唱一支軍歌給你聽吧!”
張遼今年才一十一歲,不少武學生長得人高馬大,他站在學生中間簡直完美融成一片。時常帶著憂鬱氣質的年輕夫子,讓學生們特別想逗他開懷一笑。
班上學生們七嘴八舌道:
“哇,班長露一手!”
“給我們夫子瞧瞧!”
張遼覺得有些新奇:本來這學校有女學生就已經很奇妙了,女學生居然還能當上班長,這群半大不大的小子居然還很服氣。
他不知道的是,一開始也是不服氣的,不過後來眾人都被天生神力的女班長打服了。
班長清了清嗓子,大大方方地站到了張遼身側唱了起來:“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曲調激昂,唱到後面就變成了全班大合唱。
張揚拍著手掌,也情不自禁地投入了進去:這群學生也太可愛了。這些無憂無慮的面龐,不正是他們當時投入軍旅時想要保護的笑容嗎?
只是在離開幷州之後,就逐漸失去了初心。甚至,連對老家的愛都沒了。
在熱情洋溢的學生包圍中,張遼心中的傷痛逐漸被撫平,日子很快就走向了正軌。不過,在看著豫州百姓過著平安喜樂的日子時,他心中隱隱期待燕綏能夠早日壯大勢力,屆時不但擊敗袁紹、韓馥和公孫瓚,還驅逐侵佔了大半個幷州的胡人,讓父老鄉親也過上平和的日子。
他一直沒忘記要為呂布報仇,從豫州的發展和壯大來看,早晚同北方強力諸侯袁紹有一場血戰。因此在訓練騎兵上,更是盡心盡力。
此時,袁紹的地盤上,擅長出謀劃策的荀攸終於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主公。不用像以前一樣,費盡心思說一通後,呂布只會來一句:“準備馬鞍,出城迎敵!”
然而,和袁紹暢談之後,分給他的權柄卻很少,甚至也沒有頻繁相召商量大事。這有些出乎荀攸的意料,明明那日他已經俘獲了這位主公啊。
他沒想到的是,在袁紹英武偉岸的外表下,有一顆猶疑不定的心,在審配的挑撥下,便決定多觀察下荀攸,以免
和高順先前一樣乃是假意投敵,一顆心還掛在呂布身上。
可以說,除了豫州,在其他諸侯甚至名存實亡的長安漢庭,都存在著極為嚴重的舊人排斥新人的職場亂象。
尤其是謀士方面,誰都想獨佔主公,讓主公只聽自己的。畢竟大多數諸侯,都是任人唯親的人。
像燕綏這種,在做決策的時候,自己就有大主意的人,還真不多見。也正是因為燕綏十分有主見,在徵求意見時一視同仁,甚至還會採用不記名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的形式,才形成了一派和諧的謀士團氛圍。
“若是在他處,在存在這麼多謀臣和武將的情況下,早就各自抱團和互相攻訐了。”喝茶的時候,戲志才扯到了這個話題。
舀了一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