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洪承疇的來信 (第2/33頁)
問煙不是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若是己巳之變重演,那所遭受的損失,可就不是用錢糧可以衡量的了。
“啟稟陛下”
正當朱由檢沉思的時候,王體乾再繼續說道:“這是洪總兵寫於陛下的密信”
王體乾說著便將此密信交由徐應元遞上。
朱由檢接過密信一看,就連封口都還在,於是便迅速將其撕開,將信件取出仔細查閱起來。
片刻後,他輕輕放下信件,長舒了一口氣。
這洪承疇想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此市賞只給一次,因為洪承疇他保證在一年之內讓薊鎮之兵重新形成戰鬥力。
可市賞明明是半年一給,他需要一年時間在整治軍隊,那為什麼還只給一次呢,剩下的半年又當如何呢。
洪承疇表示的意思也很簡單,無他,拖字訣爾。
昨日下雨,今日生病之類的,種種理由不要錢的往外扔就是。
洪承疇說道,察哈爾部的虛實臣以大致探查清楚,雖有十數萬騎兵,但是其實力早已不如從前。
奈曼、敖漢、巴林、札魯特等部,步科爾沁之後相繼歸附後金,而察哈爾部的直轄部屬,如烏珠穆沁、蘇尼特、阿巴嘎及浩齊特等諸部紛紛外逃,奔向喀爾喀方面,至此林丹汗已然陷入十分孤立的境地,完全喪失了對東部各部的控制力量。
孛兒只斤氏,林丹巴圖爾,也就是林丹汗此人,志大才疏,雖有一統蒙古之志,但卻眼界狹窄,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
既沒有長遠的謀劃,又沒有解決當下麻煩的辦法,完全不足畏懼。
故而,臣可以在賜予上半年市賞之後,想辦法將下半年市賞拖至年底。
一年以後,薊鎮便無需任何異族的外部守衛,更無需任何市賞。
看完此信的朱由檢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洪承疇就僅僅去遼河套見了這林丹汗一面,竟然就弄到了這麼多的資訊。
不僅將察哈爾部的虛實探查出來了,就連林丹汗的為人也分析得如此透徹。
察哈爾部的處境十分困難朱由檢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沒有想到,這察哈爾部竟然困難到了這種地步。
儼然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了呀,就像是崇禎皇帝在經歷崇禎十五年的時候一樣。
這林丹汗剛好比崇禎皇帝早死十年,卻又比崇禎皇帝多活了十年。
說來也巧,一個是末代大漢,一個是末代皇帝,就連性格似乎都有諸多相似之處。
而這性格的缺陷就是,不能拉攏更多與之一起戰鬥的力量。
反而還將越來越多的力量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隨後便都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地步,最後就逐漸慢性死亡。
這難道不就是一種另類的惺惺相惜嗎。
至於洪承疇在信中所說的拖延一事,倒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到時候這林丹汗想要翻臉卻也無可奈何了。
最後洪承疇還提起了軍餉一事,據他估計,每一年應該不會少於兩百萬兩銀子,畢竟明面上薊鎮還是有著十萬大軍的,至於當前的兵員空額或老弱病殘什麼的,等下一步慢慢整治清理便是。
想要使軍隊擁有足夠的戰鬥力,其足額的軍餉是不能少的,這是最為基本的東西。
這洪承疇想要的錢,別說是其他幾個半死不活的邊鎮了,就算是遼東也不過就這個數。
兩百萬就兩百萬吧,朱由檢對此也不準備討價還價什麼的。
有了崇禎皇帝的經歷,使朱由檢明白了,這什麼錢都可以拖,但唯獨軍餉不能拖。
其他事情因為沒錢而鬧出的影響,至少還可以有辦法補救,實在不行就派軍隊去強力補救。
而軍隊一旦因為沒錢而出問題了,那可就什麼都完了,救都沒的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