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去脈 (第2/3頁)
請君莫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報與繡孃的口述結合到一起,事情逐漸清晰了。
特別是那句:“聘禮和人你們家不能都留。”猶如開啟密室的鑰匙,讓吳蔚把所有的線索都串到了一起。
若吳蔚推斷不差,事情的完整經過應該是這樣的……
清廬縣裡有一個吳家,祖上是養蠶出身,到了吳老爺,也就是差點成了繡娘公公的這位吳老爺這一代,改做絲綢生意並得以發家致富。
吳家有了第一桶金後,逐漸開始擴大經營,經營範圍包括但不限於:養蠶,絲綢,布匹,成衣。
很顯然這是兩條從原料到成品的生產線,而最能提高絲綢商品價值的工藝就是——刺繡。
這位吳老爺是位非常精明的商人,他看中了繡孃的手藝。而把繡孃的手藝收歸己有,最徹底也是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繡娘成為吳家的人。
可他又看不上柳家的門第,就讓自己一直病懨懨,無力經營家業的小兒子迎娶繡娘。關於這位吳公子,吳蔚沒有打探到太多資訊,市集的人們對這位吳公子知之甚少,而關於吳家其他幾位公子,市集上的人都能說個一二三出來,結合繡孃的陳述,吳蔚推斷出這位小吳公子的身體很不好,是以才深居簡出。
這場商業婚姻的結果很不幸……吳公子在成親前夕病死了,繡娘平白背上了個“剋夫”的名頭。
吳公子雖然死了,吳老爺大概還是想讓繡娘過門的,但柳家捨不得繡娘這顆搖錢樹,當然也不排除繡孃的父母不想讓繡娘過去守寡的可能。柳家不放人也不退聘的行為,惹惱了吳家。
柳老爹大概也是被這一連串兒的事兒給氣病了,再被吳家和里正幾波人那麼一嚇,飲恨歸西。
吳家是成衣鋪和布莊的上游大東家,在清廬縣幾乎形成了壟斷,市集上那些人口徑一致的離譜,只要是柳家三孃的東西他們絕對不要,想必也是吳家下的死命令了。
吳蔚想:柳家難看的吃相只是一方面,吳家之所以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對繡娘精湛手藝的覬覦。想透過這種方式最終讓柳家妥協,把繡娘送到吳家去,可惜那位精明的吳老爺高估了柳家話事人的智商,繡孃的大姐在確定了繡娘沒有利用價值以後,直接把人掃地出門。
而繡娘呢?也是個實心眼兒的,背上“掃把星”的名頭以後,乾脆就放棄了謀生的手藝。
在吳蔚看來:最好的破局之策就是搬家,離開清廬縣。
繡娘有手藝,搬到遠一點兒的地方,用不了幾年就能頂起一家門市。
可吳蔚暫時還不能給繡娘提這個主意,吳蔚沒辦法陪繡娘一起去,繡孃的閱歷太淺了,她就像一顆行走的搖錢樹,孤身一人到底是不安全的,萬一被歹人盯上……後果不堪設想。
不管怎麼說在清廬縣繡娘還是安全的,孃家在這兒,有二姐和二姐夫的拂照,里正也認識她,多少能得到一些保護。
而且……吳蔚還不瞭解這裡的法律,不知道遷居所需的手續,要是一不小心讓繡娘成了和自己一樣的黑戶可就麻煩了。
“繡娘!”
“嗯?”
“清廬縣離毗鄰的縣城有多遠?”
“不知道,不過我聽村裡的老人說過,咱們清廬縣雖然不富裕,卻是個大縣,方圓幾百裡。一路往東走就是京城,往西走就是燕王老千歲的封地,咱們這兒是個風水寶地!”
“……啊!”吳蔚叫了一聲,剛燃起的希望破滅了,方圓幾百裡?自己沒有交通工具得走到什麼時候啊?看來拿著繡孃的作品到別地方賣的辦法,短時間內行不通了。
“繡娘,這兒離二姐和二姐夫家有多遠?”
“坐牛車的話,小半天就到了。”
“過幾天咱們上二姐家走一趟吧,你想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