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第2/3頁)
[英]愛德華·吉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泛的同情。
圓形劇場作此種用途只限於稀有的、甚至是獨特的節日:對材料的需求每日不斷,而市民卻也能不加限制,毫無怨恨地予以滿足。14世紀時,一項臭名昭著的和解的法案使得兩派都獲得同樣可以無償從圓形大劇場這個公共採石場取用石料的特權;波焦哀嘆這裡的大部分石頭都被愚蠢的羅馬人燒成了石灰。為阻止這種濫採,為防止有人黑夜到這個廣闊而陰暗的地方進行犯罪活動,尤金尼烏斯四世建起一圈圍牆把它包圍起來;並透過一項長期有效的文書,把這塊地面和這座建築都捐給了附近一座修道院的僧侶。他死後,那圍牆在一次群眾暴亂中被推倒;而如果他們自己真對他們的先輩的最偉大的紀念物稍存尊敬之心的話,他們這樣決心不讓它不幸成為私人財產也許是完全對的。它的內部已被毀壞:但是在16世紀中葉,那崇高趣味與學識的時代,外部圍牆尚有1612英尺仍然完好無損;有80座上下三層的拱門高達英尺。對目前的破壞,保羅三世的幾個侄子是罪魁禍首;每一個看到這座法頁面爾內塞宮殿的旅行者都會忍不住對這些暴發的親王的褻瀆神明、奢侈無度的罪行發出詛咒。人們對巴爾貝里尼家族也加以類似的指責;而後來的每一代統治者恐怕都曾一次次對它加以損害,直至最開明的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把這座圓形大劇場置於宗教的保護之下為止,他這是把一個被迫害與神話傳說用如此眾多的基督教殉教者的鮮血汙染的地方,作為聖地保護起來了。
羅馬城的修復當彼特拉克第一次盡情觀賞那些殘破碎塊之美也非言詞所能形容於萬一的偉大紀念物的時候,他對羅馬人自身的無動於衷的冷漠態度不免感到震驚;當他發現,除了他的朋友裡恩齊和科隆納家族的一人外,一位來自羅訥河的陌生人,對這個首都的這些古蹟,竟然比該市的貴族和土生土長的市民更為熟悉得多的時候,他只是感到丟人,而非興奮。大約在13世紀之初寫成的對該城的一項古老的調查,詳盡地展示了羅馬人的無知與輕信;且不要去談在人名和地名上的諸多錯誤,只是那關於卡匹托里亞丘的傳說就足以使人忍不住輕蔑和氣憤地一笑。&ldo;卡匹托里亞丘,&rdo;一位不知名的作家寫道,&ldo;是1因為它是世界之首所以才這麼命名的;過去執政官和元老們都住在這裡,統治著該城和整個世界。那堅固而高大的城牆上布滿了玻璃和金子,並冠以雕刻得無比富麗、複雜的屋簷。在那城堡下面聳立著一座大部分用金子做成,並裝飾著多種珍貴寶石的宮殿,其價值估計為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所有各省的雕像都按秩序排列著;每一個雕像的脖子上都掛著一個小鈴鐺;經過魔法的奇妙安排,如果某一省發生了反對羅馬的叛亂,它的雕像就會轉向那一方向的天空,鈴鐺也會作響,於是朱庇特神廟的先知便報告這一預兆,元老院也便得知危險已經臨近了。&rdo;另一個較為次要,但也同樣荒唐的例子或可見之於那早已從君士坦丁浴場運到基裡那爾山丘的,由兩個裸體青年牽著的兩匹大理石馬。毫無根據地給他們加上菲迪亞斯和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名字或許還可以原諒;但是怎麼也不能把這些希臘雕刻家生存的年代挪後400多年,從伯里克利時代移到提比略時代了;他們也不應被變為兩個哲學家或魔法師,以裸體作為真理和知識的象徵,向皇帝表露了他的最秘密的行動;他們在拒絕了一切金錢方面的酬謝之後,請求準許他們有幸永遠留下這自身的石像。羅馬人就這樣相信魔法的力量,竟變得對藝術的美完全無動於衷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