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5頁)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梅姐兒羞答答絞著衣帶,她就聽見了句婚姻成,倒不似沈氏想的恁多,想笑又怕臉上露出來,拎著籃子跟在沈氏後頭。
王四郎早早就靠在廟門口等著,一見媳婦出來就伸手抱過女兒:“這兒拍花子的多,別叫人把女兒抱了去,你手勁不足,我來。”
過年外面的樓鋪都不開市,慶元寺前街倒有好些個擔擔子走街的貨郎,果子點心布匹藥材,凡是拜親訪友能送得著的東西都能買到的。
他趁著婦人上香的時候去辦了四色果品並兩匹新布,這會兒就要往老丈人家去拜年了,沈氏知道他存著誇耀的心思這才這樣上心,也知道由不得他如此,但凡自己爹孃少勢利一些,也不會叫他存下這麼大的氣來,只笑一笑道:“咱們女兒剛可掣了一隻好籤呢。”
兩人一路走一路說,沈氏專撿好聽的,王四郎把女兒顛一顛問:“蓉姐兒好手氣,今兒給阿爹摸牌可好?”
沈氏平時並不許他,知道了定要說上兩句,這回也一句不提,送小姑子到了公爹門前,從袋裡摸了五十個大錢:“若是寶妞桃姐要個什麼可別小氣,等夜裡回家吃飯,叫大郎送你。”
後頭的婆婆原是個寡婦,帶進門一個兒子,後頭又生了一個女兒,母子三個手段厲害,把王老爺哄得團團轉,自己的兒子住在外頭,倒把別人的兒子帶在身邊。
王四郎瞧不上這個繼母,又看不慣那個兄弟,從不進門,沈氏念在到底是公爹,便叫小姑子過去拜年,走個過場,大家臉上過得去。
王四郎皺了眉頭,厭惡的看了一眼銅環扣住的大門,抱著女兒扭頭就走,沈氏拍拍小姑的手說:“跟爹說,家裡擺好席等他老人家明日過來吃。”
這一家子過得一團亂,正經的門不能上,只把王四郎那個小院子當成了家,年初一照例是不聚的,到了初二王老爺才提著菜肉到兒子家裡,由著前頭老婆生的六個子女給自己拜年,大夥兒吃上一餐團圓飯。
沈氏提著裙角在後頭追,王四郎早立在順元橋的石樑邊上等她,抱著女兒的小手啃了口糖葫蘆,蓉姐兒鼓了臉喊一句:“爹!”
王四郎許了她一串糖水果子,蓉姐兒舉著手裡的糖葫蘆:“包子!”
“好,等會兒咱們去買曹婆婆家的醬肉包子。”王四郎眼見妻子追了上來,抱著女兒上了橋,沈氏立定了瞧著大門開了,梅姐兒進去了,才一扯王四郎的衣角:“總是你爹,明兒可別板著臉,三姐還要燉一隻金銀蹄子呢。”
這話每年都要說一回,誰都不當真,只有梅姐兒苦著臉,進了門就去親爹面前跪下磕了頭:“哥哥去嫂嫂孃家拜年,叫我代他磕頭。”
☆、跑貨得金亂人心(捉)
王老爺正喝茶,知道兒子不會來,也不甚在意,抱著後頭老婆帶來的兒子生的孫女寶妞,由寶妞一個個撿花生米給他吃,衝梅姐兒揚了揚手:“去吧,去給你嫂嫂幫忙。”
梅姐兒喏喏應了一聲,捲起袖子去了廚下。她還沒進門,就先聽見這位嫂嫂正手把手的教她那個正經小姑子揉麵團,廚房裡起了油鍋,正炸年糕。
年糕的香味混著棗子甜茶湯的味兒讓梅姐兒一聞見味兒就咽口水,早上起來急三趕四的,肚裡就墊了塊飴糖,走得久了更餓,腹裡打嗚似的響了一下。
蘇氏抬頭看見梅姐兒,扯著麵皮笑了一下,口中說道:“餓了吧,蓉姐兒她娘也真是,怎的起來連個熱灶都不燒,小姑子趕緊的,這兒有炸好的年糕。”
一句話說得越來越響,院子統共這點地方,裡裡外外全都聽見了,梅姐兒氣得咬牙,在她心裡這個蘇式就是個假嫂嫂,每回見了她還拿著嫂嫂的款兒,明裡暗裡把王四郎夫妻踩了又踩,十句裡八句要捎上嫂嫂沈氏。
梅姐兒不搭她的話,直往灶前拿了小凳子坐下,拿筷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