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含有作為國家、社會、人民統一之大敵的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實踐活動。
失樂園
哈薩克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過程,其成員有操突厥語和蒙古語的不同民族。哈薩克作為一個具有固定形態的民族,已有500多年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後半葉。在此之前,存在著幾個民族聯合體,即哈薩克的三個玉茲‐‐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
歷史上哈薩克國家的第一個形態是汗國(15‐17世紀)。大汗的權力之爭、放牧地之爭以及其他原因,嚴重阻礙了哈薩克土地上統一國家的建立。俄羅斯外交家巧妙地利用了這些統治者之間的爭鬥,運用了與其說是軍事行動,不如說是外交手段,把它們納入了俄羅斯版圖。哈薩克玉茲併入俄羅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幾乎用了100年,從1730年到1824年。在這一段時期內,三個玉茲的汗都相繼向沙皇政權提出請求,接納他們為俄羅斯臣民。這樣看來,哈薩克人歸附俄羅斯的歷史,一部分已有兩個世紀,另外一部分也已將近一個世紀。
同俄羅斯合併之後,哈薩克族取得了抵禦外國侵略的屏障,使自己這個歷史形成的民族共同體得到維護。汗國之間經年不斷的戰事停止了。同俄羅斯文化的聯絡成了哈薩克社會相當重要的精神進步的重要因素。在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中,都發生了值得肯定的變化。
同時,哈薩克土地中的一部分被收為國家資源,得以把其中的部分分給中央俄羅斯缺少耕地地區的來自烏克蘭的移民。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之所以來到哈薩克,正是因為無地可種和生活困難。當然,這也傷害了哈薩克本土居民的利益。但是不要忽視,移民們在這片廣闊土地上生息勞作,也使它成為了宜於居住的地方(通常這個目的也許要經過幾百年才能達到),為遊牧地區帶來了農業文明和定居的生活方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