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秦、後涼的霸業支柱。
苻氏枋頭集團西歸時,苻健說過“昔往東而小,今還西而大”的話,這僅僅是指新生代的氐族青年在數量上超出了當年東遷的苻氏集團。
事實上,氐羌東遷後新一代的最大特點是,他們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在關東的社會條件下,新一代有機會受到更好的教育,眼界開闊,因而文化教養和政治水平遠遠超過了老一代。
這是歷史上前秦立國的重要條件。而現在由於司馬遹的一番動作,完全打斷了兩大部族原有的發展規律。
現在的苻洪不過是氐族一個渠帥蒲懷歸之子,年僅十二歲,同樣姚戈仲也不過十五六歲罷了。他們隨著父輩遷居到長安,然後接受漢化教育,成為武備學堂中的一名新生。
經過司馬遹連番整治,無論是漢化的胡人渠帥,還是漢人豪強,都無法在關中地區真正威脅到太子的統治。除了孟觀外,關隴地區不存在能真正具備威脅的軍事勢力。而孟觀除了整日待在軍營練兵外,根本對太子的事情不聞不問,甚至還有些放縱。
處理完豪強問題後,司馬遹接下來便著手開始統計戶籍、校量土地,準備實行均田制。以便為今年的大豐收打下基礎。這次實行的均田制是在新城實行的舊均田制的基礎上吸取一些經驗教訓做的修改。
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還是授糧田八十畝雜田二十畝只是做了一些補充。糧田二十畝和雜田二十畝是永業田可傳子孫不再收回其餘為賦田身死之後由官府收回再行分授。而老男、篤疾、廢疾各給賦田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雜田按當地的氣候條件十畝種大豆蔬菜等十畝必須或種棉或種麻或種桑。每男繼承的永業田算在他分授的永業田數額裡不足的補足賦田照例。
將以前設於新城的農學移至長安再延請關隴農課好手充實農學培訓農耕人才。再依新城例在關隴各郡縣設助農所幫助和指導各地百姓耕種收穫。並出錢“贖”豪強手中的部曲、奴僕援新城例授田加收贖賦五年轉為平民。
賦稅還是延新城例以田地畝數、沃瘠和當年收成為課稅收賦的標準。這一招很毒,那些大戶世家的部曲奴僕紛紛被官府以德政的名義“贖走”了,空有上百頃的地卻沒有人耕種,每年還要交相應的賦稅,這不是存心讓大戶們為難嗎?
到後來他們窘迫的時候,太子出面出錢收買他們手裡的田地,再把他們歸攏到郡縣治城裡居住。雖然賣得價賤但是總比沒有要強吧。
司馬遹傳令在關隴延新城例設郡學、縣學,厚禮重酬延請各地不多計程車人以為教諭,收合格子弟入學。
司馬遹及其屬下都是勤於政事、廉正圖治之人,廢除苛虐奢侈之後,施以寬簡節儉法度,公正嚴明、吏治清明有效,遵禮重教廣施仁德,關隴百姓漸漸歸心。
如此到了元康八年,公元298年三月,此時太子都督關中已經一年,關中局勢也愈發穩定下來。此時,賈后的勢力在朝中急劇膨脹,但其在皇權的遮護下,尚未觸及諸王的根本利益,且任用張華等人處理國家政務,政局進入相對平穩期。
不過,隨著太子司馬遹年齡的增長,其與賈后集團的矛盾逐漸激化,再次進入一觸即發的境地。而將動亂推向高潮的是趙王司馬倫,身在京城的司馬倫在其新近歸來的謀士孫秀的幫助下,首先散佈謠言,加大賈后疑忌太子之心。
其次司馬倫聽從孫秀的建議,當其在關中因處置失當被徵還朝廷後,依附賈后集團,遂深受重用。當賈后提議廢黜太子後,朝中矛盾空前尖銳,政局動盪不定。司馬倫趁機拉攏部分禁軍將領掌握了京城的軍事力量。
晚上趙王府,香菸繚繞,一藝妓燈下彈琴,司馬倫在一旁飲酒賞樂,一宮女跪在身邊為他修剪腳趾甲。曲終,司馬倫拉藝妓的手撫摸。
司馬倫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