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3/3頁)
Fahrenhei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的母族之外,必有西南兩位王爺插手挑唆……大家都等看到聖上如何處置忠義王,之後那兩位擁兵自重的王爺也自然有對應的招數。
讓他們坐以待斃絕對沒戲,奮力一搏才是&ldo;正道&rdo;。雖然榮國公覺得戰火未必燒得到京城,但該做的卻一樣都不能少。
與此同時,回府的北靜王也在和妻子閒聊,讓妻子得閒時跟兒媳婦說說,省得她心裡存什麼疙瘩。
北靜王無論氣質還是脾氣都是個典型的風雅文人,而北靜王偏偏是軍功起家,老北靜王仔細考察過兒子的天賦秉性,覺得完全不必指望長子帶兵上陣的那天,正巧當年太祖爺也在悄然收歸兵權,老北靜王給兒子留了足夠的家底之後,便把兵權痛快一交,老爺子去世後,太祖爺以及北靜王原先的袍澤和下屬都頗為感念這位明智又寬厚的老人家,始終對北靜王府頗為照顧。
襲了王爵的北靜王也按照父親的意思和自家的偏好,做起了文官,且官運亨通。幾十年下來,也自有一番實力,只是原先那些與自家親近的武將先後離世,又因為北靜王府轉向文臣之路,聯絡往來逐年減少……而北靜王在此時看出聖上立志削藩,而藩王們乾脆培植皇子們奪嫡……如此一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後興許京城都未必太平的時候,他為保自家全家平安,果斷地替嫡長孫水溶定下了榮府的孫女兒賈瑗。
北靜王如此急迫還有個重要的原因:自己的身體自己知,他覺得自己未必能撐得過十年,他若死了,憑他兒子與榮府的交情,能讓榮府幫一次幫兩次,卻未必有臉面讓榮府一直護佑北靜王府到徹底太平的那一天。
依北靜王對聖上的瞭解,他們和榮府聯姻,若是不善兵事的先帝必會猜忌,可能徵善戰的聖上卻絕對不會多心,聖上最糟心的可是越發桀驁無禮、尾大不掉的皇室宗親們,以及他那幾個漸露崢嶸的兒子們。
二皇子歸來,雖然聖上對這個兒子頗為失望,可他畢竟是自己親生兒子,作為父親,看著其餘幾個兒子暗中嘲諷又幾無同情之心,如何視而不見?唯獨太子讓他心中寬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