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2/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述一切其實是為了指明自己的一個觀點:秦末秦軍雖不如白起時代和統一時代的秦軍,但戰鬥力依然不可小視,也就是說,鉅鹿之戰的戰果與秦軍成份不良的關係並不大。
而接下去,我就來全面解悉鉅鹿之戰中項羽的戰役戰術運用。
我先請各位注意史料中對此戰給出的幾條資訊:
一、戰爭時間: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隆冬;
二、戰爭地點:黃河以北,邯鄲以東,華北平原‐‐鉅鹿;
三、戰區形式:趙軍固守城內,燕、齊、魏各軍在鉅鹿東、北兩面,楚軍於南、隔河向望;
四、秦軍態勢:長城軍主力二十餘萬圍困鉅鹿,章邯軍二十萬位於鉅鹿以南的棘原;
五、楚軍出兵步驟:先遣英布、蒲將軍率2萬人首先渡過漳河救趙擊秦,隨後,項羽親率主力渡過漳水;
六、破釜沉舟;
七、絕其甬道;
八、連破九陣。
上述八條資訊,基本是我們現今對於鉅鹿之戰全過程的一個大致的瞭解。我不知道各位看後有什麼感想,如果各位對兵法戰術有所瞭解、並對戰爭有高度敏感性的話,在看到了上述條目之後應該很快有所感悟。在過去,人們對項羽在軍事方面的表現基本就一種感覺:猛衝。而鉅鹿之戰中項羽&ldo;破釜沉舟&rdo;之舉也大大加深了人們的這一感覺。但事實上,鉅鹿之戰卻是一次智慧與勇氣並重的戰爭。
戰爭時間和秦軍兩支主力的態勢告訴我們一件事:冬季,道路難行,補給困難。軍隊越龐大,這種困難就更加明顯。秦軍補給大多遠來關中地區,直線距離近兩千公里,又值十二月的雨雪季節,故秦軍以章邯二十萬刑徒軍修起甬道來供應二十萬長城軍的物資需要。同時,冬季不但能另補給非常困難,甚至連大兵團集結調動也困難重重。這就位英布軍切斷長城軍與章邯軍的聯絡創造了條件。而同時,一旦甬道被絕,則王離長城軍就及有可能選擇迎戰。因為在鉅鹿未下,各路起義軍又隨時可能壓上的情況下,沒有補給就意味著一種非常不利的情況的出現。這一行動將促使秦軍倉促迎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