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傻里傻氣。
還好,沒到失態的地步。
不過,這是因為有負責傳旨的欽差在場的緣故,一會兒就要頒旨、接旨,關卓凡必須拿著勁兒,不能“失儀”。
不然,嘿嘿。難說嘍。
孩子都已取了名字。楊婉兒生的兒子名“天杲”,扈晴晴生的女兒名“曉曉”——取疊字名,是向她母親“致意”的意思。
美國那邊兒,米婭生的兒子名“天晟”,雅克琳生的女兒,單名“昕”。
四個孩的名字,都有一個字從“日”,關卓凡決定,以後照此辦理——凡是自己下的蛋,名字統統從“日”。
至於“天”字——按照族譜。關卓凡是“卓”字輩,但他的兒子。並非“天”字輩。不過,關卓凡根本沒把本時空的“關卓凡”的祖宗當成自己的祖宗,所以,也根本不打算按本時空的這本“族譜”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
兄弟姐妹排下來,就是:老大關昕,老二關天晟,老三關天杲,老四關曉曉。
兩子兩女,一個“好”,又一個“好”,好,好!
人生得意,莫過於此!
哈哈哈哈!
熱鬧了一大輪,朱學勤覷了個空兒,壓低了聲音,對關卓凡說道:“王爺,咱們這就頒旨吧?”
關卓凡微微一怔,隨即滿臉笑容地說道:“好,好!頒旨,頒旨!”
朱學勤就是負責頒旨的欽差。在“恭系”中,他和許庚身、方鼎銳原是同樣的角色——處於“核心”的邊緣、介乎“核心”和“二線”之間的位置。辛酉政變之後,朱學勤先放了刑部,後轉禮部,現已做到了禮部侍郎。
這個旨意,勞煩一位禮部堂官,離京千里,抵滬親傳,分量自是極重的。
擺上香案,關卓凡率扈晴晴、楊婉兒等合宅人口,跪聆聖旨。
原來,這是冊封扈晴晴、楊婉兒為“軒郡王側福晉”的旨意。
清制,“側福晉”雖比“嫡福晉”低了一級,但為“平妻”,並非妾侍。和“嫡福晉”一樣,“側福晉”嫁給王爺,也有正式的婚禮,只是儀注較“嫡福晉”的略減些罷了。即是說,側福晉是“娶”的,不是“納”的;側福晉的孃家人,是王爺丈夫的正經親戚,兩家是正經親家。
最重要的是,側福晉一樣是入玉牒的,一樣算是皇族的媳婦。所以,側福晉和嫡福晉一樣,必須由皇帝親自下旨冊封。
在清朝,出身高華的貴族、世家女兒,成為王爺的側福晉,是很普遍的,這是榮耀,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
嫡福晉、側福晉之外,王爺的女人,就統統都是妾侍的身份了。
某種意義上,清朝的宗王,實行的不是“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而是“多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只是,這個“妻”,有地位高低的區別。
扈晴晴、楊婉兒兩個,都是以“妾”的身份抬進關家的門的,冊封為“側福晉”,是大大地升官了。
側福晉的數目,有嚴格的規定。乾隆朝之前,親王可以娶兩位側福晉,郡王就只能娶一位側福晉。乾隆朝開始,規制略略放寬,親王可以娶四位側福晉,親王世子和郡王可以娶三位側福晉。
就是說,冊封扈晴晴、楊婉兒為軒郡王側福晉,關卓凡已經把自己的名額用掉了三分之二了。
兩宮皇太后和關卓凡說這個事兒的時候,慈安笑著說道:“你只剩下一個側福晉可封了。以後,若要冊封米氏和雅氏,你就只好二擇其一啦。這個側福晉,到底該給誰,你回去墊高了枕頭,好好兒想一想。”
這話半真半假。若簾眷優渥,側福晉的名額,“逾格”增加一、二,也不是不可以的。這其中道理規矩,關卓凡自然是明白的,他曉得母后皇太后是拿自己取笑,臉上倒是難得地紅了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