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地聽著蕭如雲的講解,心情越來越是沉重。
葉揚天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所謂的“天下道門”。
從蕭如雲的話中,葉揚天窺見了一個他從來沒有想過會真實存在的世界。
自古以來,中國從沒有缺少過修道之人,這一點葉揚天雖然驚詫,多少也可以理解——總不至於小說裡寫著的那些全都是空穴來風?
但要說那一個個的門派往前追溯都跟歷史人物扯上了關係……可就有點兒匪夷所思了。
漢朝的張良,中華謀聖,原來是黃石公門下大弟子,輔佐劉邦,功成身退後建立“天機門”?
唐朝的袁天罡,分明是個正史不載野史不記的人物,原來不僅是唐太宗的軍師,還一手創下聲名顯赫的“白鹿洞”,一時統領道門,聲勢無兩?又說什麼袁天罡和他師弟李淳風反目,白鹿洞一分為二,數百年下來慢慢凋零,到如今變成了實力不強的“袁門”和“李門”?
還有什麼華佗傳下來的以醫道濟世的“天醫門”?
要說這些還算多少靠譜,那實力強橫的“廣壽門”的祖師是弄下“安史之亂”的那個蠻子安祿山……可怎麼聽怎麼覺得有點兒混帳了。
——安祿山都出來了,那楊貴妃也順道成立個什麼“太真門”似乎理所應當吧?
按這個邏輯,高力士、魏忠賢之流的也都該成一代宗師了!
不用說,他們門下的修練法門肯定是《葵花寶典》!
不過青雲門倒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家底,祖師青雲真人原本只是宋朝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道童而已。
可架不住青雲真人不知怎麼的就悟通了大道,於是NB起來。到頭來,他老人家不光傳下了青雲一脈,還在峨嵋山大會天下同道,仗著一柄斷劍,折服無數英雄,被舉為“正道魁首”,自宋朝初年起就號稱“第一顯門”。據說峨嵋大會驚動天下,連皇帝都忙不迭地過來拍青雲門的馬屁,把年號改為“至道”。
聽著蕭如雲眉飛色舞地回顧青雲門的光輝往事,葉揚天的心裡一個勁兒地起膩——什麼峨嵋大會啊?折服無數英雄?說白了就是打群架打贏了吧?
不過,葉揚天總算在蕭如雲的話中聽出了點兒端倪:青雲門似乎有些當老大的資格。
但話又說回來,中國歷史這麼久,幾千年風流水轉,總該都能輪上一次吧?
蕭如雲也是個有心人,她見葉揚天分明是對天下道門之事不甚明瞭,有些重要的事情也就語焉不詳,或者匆匆帶過,而最關鍵的,更是完全不提。
比如說一直以來,歷朝歷代的興旺盛衰,往往與道門之間的種種爭執息息相關,但近幾百年來,飛昇成仙的路途突然中絕,為此,天下修道之士紛存了出世之想,各門各派與門戶所在之地畫地為牢,只顧修行,不僅少有入世之人,就連彼此之間,也都少了聯絡云云?
另一方面,葉揚天卻早從蕭如雲的態度中看出了些什麼,而蕭如雲刻意隱瞞下來的這些事情,聯絡當初呂洞賓的叮囑以及天庭“抽籤”的作風,卻也不難推測出來。
此外,葉揚天關心的重點,是在各大門派之間的關係上。
“蕭如雲,你一口一個青雲門是道門正宗,當然對這個我沒資格發表什麼意見了,可有正宗就有邪宗吧?比如昨天晚上那個什麼‘玄心門’的……我是說,你們之間有沒有什麼不死不休的恩怨,或者是……‘正邪不兩立’之類的說法?見面就得拼個你死我活的那種?”
葉揚天看上去饒有興致地發問。
“這……卻是不多……斬妖除魔自是我輩的本分,但同為修道中人,縱有門戶之見,也不至於有甚不可解的仇怨。”蕭如雲有幾分遲疑地說。
“啥?斬妖除魔?”葉揚天突然有了危機感,“還真有妖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