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比樹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堯給了麥元基一個放心的眼神,才開口說道, “關於這個事,還是我來解釋吧!” 王文軒扭頭看向李堯,沒有說話,等待他繼續往下說。 李堯繼續說道, “麥書記沒有說錯,新房總共是兩戶合建,佔地面積一共是1888平方米。” 王文軒立刻說道, “難道說,小艾她們剛剛量的尺寸不對嗎?” 艾小青一聽,心中頓時泛起了嘀咕。 鑑於王文軒和李堯之間的關係。 艾小青心中不得不懷疑,王文軒這話是故意這麼說,把鍋甩給她,是剛剛的測量不準確。 可是,這東西做不了假啊! 地皮就在那裡,誰也搬不走。 現在就算他們說剛剛的測量有問題,這根本就沒法解決這次的事情。 這可是麥家屯大隊的知青,專程跑到縣裡去告的狀。 要是他們調查組就拿出這麼一個結論,艾小青不用想都知道,那個叫鄭有為的肯定不會就這麼認可。 想到這裡,艾小青不由說道, “主任......” 艾小青剛剛開口,李堯就打斷道, “王主任,剛剛測量的資料沒有問題,要是再等幾天過來測量,這資料還會更大。” 李堯這話一下讓王文軒他們愣住了。 緊接著,王文軒語氣有些不太好的說道, “李知青,你說的這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這土地還會自己變大不成?” 李堯笑著搖頭道, “王主任你真幽默,這土地怎麼可能會自己變大呢?” 說完,也不給王文軒發問的機會,繼續解釋道, “是這樣的,我那新房不是位於進村子的村口嘛。” “所以,我就想著,既然是是在村口,那麼......” 等到李堯解釋完畢,王文軒他們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李堯宅基地的面積的確是只有1888平方米,多出來的那些面積,不屬於李堯建房的範圍。 用李堯的話來說,多的那些面積,是他個人出資,給村裡修來用作曬糧食所用。 以前麥家屯大隊晾曬糧食,都是在大隊部的院裡。 可是,大隊部的這個曬壩,使用石板鋪成也有些年頭了。 從去年開始,來到麥家屯的車輛逐漸多了起來。 特別是大隊本身就擁有一輛嘎子車,車子平時的時候,就停在大隊部這裡。 以前修建的這個曬壩,可沒有考慮過車子在上面行駛。 如今曬壩因為車子在上面行駛的原因,已經被壓得有了坑窪。 所以,李堯就乾脆趁著這次機會,在新房的旁邊澆了一塊水泥壩子。 按照李堯的設想,現在那塊壩子可以用來晾曬糧食,等以後就可以用作停車場來使用。 李堯很清楚,以後來往麥家屯的車輛,只會越來越多,是得考慮找一塊地方專門用來停車。 至於曬壩,有著前世記憶的李堯知道,這東西即將會失去它的作用。 現在還是大集體的年代,莊稼收完,都是統一晾曬。 等交完公糧和賣了相應的平價糧之後,才會分給大隊的社員,以及留一部分在大隊部。 現在已經是1976年了。 李堯知道,就在明年,《關於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通知》的檔案就會出來。 到時候,全國也即將陸續開始實行包產到戶。 前世的時候,李堯記得再過幾個月,南川省對於包產到戶就會有試點。 秀山縣在1978年,也會實行包產到戶。 到1982年的時候,省裡面正式透過關於“土地下放”的決議。 到了那個時候,大家晾曬糧食,基本不會來大隊部的曬壩,而是各家在自家房前晾曬。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也很正常,像麥家屯大隊,而生產隊和三生產隊,距離大隊部本來就不近,糧食晾曬在大隊部,很不方便。 再有就是,大家對於自己收穫糧食,那是看得相當重要。 就在自家房前晾曬,能夠隨時看著也放心。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像麥家屯主要莊稼是苞谷的原因,晾曬糧食的習慣也逐漸改變。 大家的收入也逐漸增加了,都會選擇建一個“炕房”,把剛剛收回來的苞谷,直接放進炕房。 條件好一些的,會選擇燒煤炭,條件差一些或者不捨的燒煤的人家,則是燒柴火,以便炕幹苞谷。 最終,到了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