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魏國第四位皇帝曹髦的統治時期,國家大權被司馬昭牢牢掌握,曹髦只是個年幼無知的傀儡皇帝。他每天只能坐在龍椅上,眼睜睜地看著司馬昭在朝堂上發號施令,而自己的聲音卻無人聆聽。司馬昭的權勢滔天,滿朝文武百官皆對其心生畏懼,無人敢公開挑戰其權威。
然而,曹髦的內心卻充滿了對司馬昭的憤怒與憎恨。他深知司馬昭的野心,知道他一直在等待時機篡奪皇位。一日,曹髦終於忍無可忍,他召集了幾位重臣入宮,憤慨地表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欲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先發制人,將其擒獲。”大臣們聽後,紛紛贊同曹髦的看法,他們開始秘密策劃討伐司馬昭的行動。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行動的時候,事情卻不幸洩露了。司馬昭得知訊息後,果斷出手,派兵入宮將曹髦殺害。隨後,他又另立曹奐為帝,自此朝廷再無敢言者。曹髦的死亡,標誌著魏國皇權的徹底衰落,司馬昭則成為了實際上的統治者。
公元263年,司馬昭大權獨攬,他的野心愈發膨脹,決心一舉滅掉蜀國。朝中無人敢反對他的意見,因為大家都清楚,反對只會帶來災難。此時的蜀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風。諸葛亮、蔣琬、費禕等賢才相繼離世,國家陷入了困境。只有大將軍姜維在苦苦支撐,他肩負著諸葛亮的遺志,年年出征伐魏,希望能重振蜀國雄風。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姜維雖然勇猛善戰,但蜀國的國力已經日漸衰弱,他每次出征都只能取得微小的戰果,而無法對魏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司馬昭看準了這個時機,決定發動全面進攻。他派出了三路大軍,分別由鍾會、鄧艾和諸葛緒率領,分頭進攻蜀國。
鍾會率領十萬大軍主攻漢中,鄧艾則帶領三萬精兵進攻沓中,而諸葛緒則率領三萬兵馬駐守陰平,以防姜維在成都告急時派兵支援。姜維得知魏軍進攻的訊息後,急忙率軍迎戰於沓中。然而,他很快發現漢中已經被鍾會佔領,只得調集大軍往回趕。
在劍閣(今四川劍閣),姜維成功攔截了鍾會的大軍。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鍾會的十萬大軍被攔截在此無法前行。他發起了好幾次猛烈的進攻,但都未能攻破姜維的防線。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戰線過長,物資補給出現了困難,鍾會開始感到焦慮不安。他打算班師回朝,然而鄧艾卻認為此時正是決勝的關鍵時刻,不能輕易放棄。
鄧艾建議鍾會繼續牽制住姜維的軍隊,而自己則率領一部分精銳兵力,從劍閣西側的一條隱秘小路繞行。這條小路崎嶇難行,但鄧艾卻決心一試。他親自率領精銳兵力,披荊斬棘,艱難前行。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各種困難,但鄧艾都咬牙堅持了下來。最終,他們成功繞過了劍閣,到達了江油(今四川江油)。
江油的蜀軍完全沒有料到魏軍會突然出現在這裡,他們措手不及,很快就被鄧艾的軍隊擊敗並擒獲。鄧艾乘勝追擊,直逼綿竹(今四川綿陽西南)。綿竹的守將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他是一位忠誠而勇敢的將領。鄧艾不想殺他,便寫了一封信勸他投降,並承諾會給他高位厚祿。然而,諸葛瞻卻怒不可遏,他斬殺了送信的使者,堅決表示要與魏軍血戰到底。
兩軍交戰之際,蜀軍雖然勇猛,但終因實力懸殊而敗下陣來。諸葛瞻和他的兒子諸葛尚都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綿竹城也隨之陷落。鄧艾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向成都逼近。此時的成都已經無險可守,蜀後主劉禪和群臣們陷入了驚慌失措之中。他們議論紛紛,有的主張逃跑,有的主張投降。面對鄧艾大軍的逼近,百姓們紛紛逃入山中避難。劉禪在權衡利弊之後,長嘆一聲,決定投降鄧艾。群臣見狀,也紛紛附和。就這樣,劉禪帶著群臣出城投降,劉備辛苦建立的蜀漢政權至此覆滅。
遠在劍閣的姜維得知成都失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