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1/2頁)
西西米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好早食,孩子們都起來時,許三郎兩手拖著兩大把竹枝,後面跟著幾個漢子,每人都拖著兩大把,反而不見霍老爹的影子。
看見霍香梅,幾個漢子有喊弟婦子,有喊阿嫂的。霍香梅趕緊應答。
「我在砍竹枝兒,他們也在砍,這是先幫我家拖回來,老爹還在那砍。估計來回走個三趟就足夠了。」許三郎放下竹枝說。
「唯唯。」
一群人又走了,又來回了兩趟,第三趟的時候霍老爹拿著砍柴刀和鐮刀跟在後面一起回來了。
在這之前,霍香梅就把家裡吃食用的長板案搬到了屋子外,晾上了幾碗薄荷水。等他們回到時,讓每個人喝一碗。
「阿兄,這是甚麼?」有年輕的漢子不好和霍香梅搭話,就問許三郎,「蠻好喝的。」
年長點的漢子,「三郎,你這婦子不虧,看這就是個細緻,會過活的。」
「阿兄劇目如火,阿弟這是薄荷。」許三郎這會當著熟人也不忌諱的讚美自家婦人,「薄荷你家阿嫂有種在屋後,我帶你去看看。」
一群人跟在許三郎後端著水就往屋後走。
路過葡萄架子,「阿兄,這是甚麼,怪好看的。」
「葡萄,聽過吧。昔日漢王庭曾有使者張姓人在西域帶回來種子。」許三郎眼裡有點興奮的說,原來他們也不知道。其實這什麼張姓人還是霍大娘那天跟他說的。
「阿弟,我吃過葡萄,曾經做活的主家有次壽宴,我們這些做活的每人分了一小捧,怪甜的。據說還有釀酒的,可惜不知道是什麼味。」一個年長的漢子眼睛發光的盯著開滿小花的葡萄架子,「三郎,這是哪來的?還沒見過人家種的,活得如此繁盛。」
「這種子是你弟婦子的嫁妝。等長熟了,我給你們摘點。過後你們也可以過來折枝藤,讓你們弟婦子給你們育苗,在屋子前隨便找個地方都能種子。」
「唯唯。我家屋子前也得種這杏樹桃樹甚麼的。」活潑的年輕漢子看到許三郎家葡萄架子,旁邊挺拔的果樹苗,羨慕的說。
「這就是薄荷。」許三郎指著那叢已經在自己菜地生根發芽的綠葉子說。
「唯唯。我曾多次在水邊見過。」
「我亦曾經過,只是不知原來還可以有這些用法。」
「回家讓婆娘也移幾株來種在菜地裡。」
滿足了一群漢子的好奇心,並先後離去。許三郎趕緊食過早食,出去幫他們把竹枝拖回去。
霍老爹把竹枝多餘的葉子砍掉,留著上面的。
霍香梅挖坑,大娃澆水,小二扶著竹枝。把竹枝種在矮石牆外,每根之間只間隔一寸,不求他們長成竹林或者成活,只是當籬笆用。
等許三郎回來了,接過霍香梅手中的活,幹得更快了,霍香梅再用樹藤把相鄰的枝條兒串聯起來。
一直幹到夕食前,才把屋子圍好。院子的大門開著正對著中間主屋。用兩根大木頭充當門柱,門則是霍老爹用竹篾編織的。用家裡的麻繩穿起來綁在其中一根,另外還燒彎一個竹片做鉤子,關上門時可以掛在另一根門柱子。
望著這嶄新面世的農家小院,晚風吹來頗有一番滋味。儘管這圍牆防君子不防小人,霍香梅還是感覺安全多了。住慣盒子房的人,太需要個人空間了。
等張菊花過來時,聽那羨慕的語氣,「我家也想這樣扎的,可我家沒錢買石料啊。做屋子的石料還是東挪西湊的。」
霍香梅不知實情,許三郎可是知道的,阿嫂說的東挪西湊就是她家只買了三間屋子的石料,其他的就是來自己搬的。所以聽到她這樣酸溜溜的語氣,許三郎說,「阿嫂辛苦了,本來我想蓋七間屋子的後來就是石料不夠,只蓋五間了。」
張菊花才悻悻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