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郭財媳婦說,剛才去給大老爺謝恩,大老爺不在,說大太太你在二太太這邊,我就過來一塊兒把頭磕了,這會兒我除了磕頭沒別的辦法報答,等雀兒長大了再報你們的大恩。說了又失聲地哭。
二太太也挺著大肚子從屋裡出來了,郭財媳婦見了又要跪下磕頭,被大太太拉住了,說,快別這麼著了,都把孩子折騰著了。郭財媳婦就不磕頭了,拉了二位太太的手只是感動得眼淚汪汪。
大太太對二太太說,這也是難啊,拉著個孩子受苦了。
二太太受不得這些,眼睛也紅了,鼻子酸酸的,只差沒有落下淚來。男人做事兒就只顧著自個兒,也不管女人該咋辦,二太太說。
大太太說,要不讓郭財家進來幫著帶孩子算了?都是一夥黃毛丫頭,不知冷不知熱的,哪如這生過孩子的人知道。這話當然是衝著二太太說的,等著她拿主意。
二太太說,行,我省著花點兒就有她們娘兒倆吃的了,就是不知道郭財媳婦願不願進來伺候人,你願意來不,妹子?二太太問郭財媳婦。
郭財媳婦知道這是大太太和二太太要照應她們母子了,能進保和堂做家務活的僕婦都是手腳麻利的女人,而她還拖著這麼個小孩子呢,心裡越發感激大太太和二太太,只是不知大老爺是不是答應。忙著又要衝二位太太磕頭,自然又被拉住了。
大太太說,我跟大老爺說一聲就是了,咋能讓妹子你花體己錢,保和堂沒得窮了,連他們娘兒倆的吃穿也管不起了?上下一百多口子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吃閒飯的呢。
二太太也知道大太太和大老爺不會讓她自己出體己錢打發郭財媳婦,她這麼說也是為了把這件事撐住,當場落實了。
大太太對郭財媳婦說,妹子回去收拾收拾,後晌我叫兩個丫頭過去接你就是了,你過來就伺候二太太吧。
郭財媳婦心裡感激,硬是又跪下給大太太和二太太磕了頭。
大老爺蔣萬齋對郭財媳婦進保和堂的事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一般地說,他不大管內務的事,只要大太太和二太太任何一個人點頭,這事就等於透過了,正像大太太說的打個招呼就行了。大太太能做主的事二太太同樣也能做主,只是二太太極少自作主張,如果不是特殊,她總是要體現出大太太在保和堂的地位和權威性。二太太是個非常明智的人,正因為這樣,大太太和二太太沒有實質性的矛盾。二太太和大太太都同意郭財媳婦進保和堂,大老爺惟一能說的就是如此也好這四個字了。
二太太這邊因為多了郭財媳婦母子,就顯得熱鬧了,進進出出的人多,有時郭雀兒又免不了吱哇哇地哭,喜歡清靜的二太太倒沒說什麼,卻惹得綾子厭煩了,私下裡跟二太太說,拖著個孩子能幹什麼?只有添亂,吃飯倒是能吃。二太太總是勸綾子,人多了氣旺,她也是挺可憐的,體諒著點。二太太儘管這麼說,有時候也想讓郭財媳婦進保和堂這件事可能有點欠考慮。好在郭財媳婦厚道,聽見綾子說些不入耳的話也裝作聽不見,每日裡跟田嫂做些家務事倒也勤快,卻是省了綾子的不少事,而亭兒就更是隻有玩的份兒了。
綾子因為厭煩郭財媳婦,就跟二太太說從東廂房裡搬出來跟田嫂住到西廂房裡,這樣東廂房就只有郭財媳婦母子住了。保和堂的院子都有角門可以通到外面,只有特別情況下才開角門,比如進出大門不方便的時候。從銀杏谷的角門出去,挨著的院落是桃花庵和芍藥居,芍藥居里住著瓜乾兒和一幫潑皮兄弟,桃花庵裡住著黃嫂和一干僕婦。
綾子跟亭兒說,要是桃花庵那邊有空房就好了,讓郭嫂娘兒倆住到那邊去,我聽不得小孩子吱哇哇地叫。
亭兒倒對此沒有明顯的感覺,不過她問綾子說,你聽不得小孩子吵鬧,要是我媽生了小孩怎麼辦?你也煩嗎?
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