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臺灣這些年(出書版)》作者:廖信忠【完結】
內容簡介
關於真正的臺灣,你又瞭解多少?
這是我常常問大陸朋友的問題。
我明白,對於很多大陸朋友來說,臺灣往往只是一個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數人並不清楚臺灣過去30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臺灣普通民眾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其實,臺灣30年來的社會巨變,絕不亞於改革開放30年的大陸。
1975年蔣介石逝世後,臺灣局勢驟然微妙;蔣經國於70年代末力排眾議,強力發動臺灣社會變革,直接推動了臺灣的經濟騰飛;接下來的幾十年,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場,臺灣社會風起雲湧,每一個最普通的臺灣人,都捲入其中,日常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30多年的社會巨變,也給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歡笑與淚水。
本書從我出生的1977年寫起,以一個臺灣平民的視角,向您細述30多年來臺灣社會的大事件和小故事,與您分享過去30年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讀完本書,您多半會感嘆一聲:這些年,原來大家都不容易!
作者簡介
廖信忠,1977年出生於被趕出聯合國後&ldo;風雨飄搖&rdo;的臺灣;1984年,李登輝當選&ldo;副總統&rdo;,廖信忠上小學;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國中;1993年,新國民黨聯線人士組建&ldo;新黨&rdo;,廖信忠進入淡江高中讀書;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2008年,臺灣大選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後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編者按
本書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大陸同胞看的書,作者廖信忠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切入點,生動地講述了在30年政治巨變之下,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悲喜人生。書中一個個質樸的故事,彷彿一部濃縮的臺灣生活當代史。當然,這是一個臺灣70後的私人記錄,書中的言論並不&ldo;代表&rdo;誰。
廖信忠說他寫這本書的起因,是他從臺北來上海工作兩年之後,發現兩岸民眾之間的陌生,尤其是&ldo;大陸人在對臺灣充滿熱情的同時,又對臺灣全然的不瞭解&rdo;。於是,他決定寫一本&ldo;血濃於水&rdo;的書,告訴大陸同胞,臺灣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讀完本書,或許您會對海峽對岸的同胞,在抽象的&ldo;熱愛&rdo;之外,更增添熟悉與理解的溫柔情感。這也是我們致力於出版這本書的原因。
2009-9-13 北京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1977
出生在被趕出聯合國後風雨飄搖的臺灣
我是1977年生人。20世紀70年代末的臺灣,整個社會氣氛都是怪怪的,就像是一隻氣球,隨時都可能破掉,但就是破不掉的狀態。重大基礎建設都快要完成,經濟開始騰飛,但大家都在等那種&ldo;衝破&rdo;的氣氛。
這段時期的臺灣,用後來官方一些政令倡導的文章來形容就是&ldo;風雨飄搖&rdo;。在臺灣當局代表被趕出聯合國後不久,接著就是1978年底的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人心惶惶的社會氣氛下,有辦法的人當然都先跑到別的國家去了。而臺灣當局不斷地告訴大家要&ldo;莊敬自強,處變不驚&rdo;‐‐應該說,在更早的時候,從1949年國民黨退踞臺灣到20世紀70年代的這幾十年裡,島內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