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原來杜蔗是最好的製糖原料 (第1/2頁)
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沅拿了錢,請老根爺去鄰近的村子收蚯蚓,500文一簍。聞聽訊息的村鄰都扛著鋤頭去陰暗潮溼處,找蚯蚓換錢了
農戶人家,平日哪裡門路賺錢,一時間,家裡忙忘農活兒的大人,孩童都在溝渠河灘上忙活開了
如今老根爺的嫁接手法已經非常嫻熟了,根據之前採摘果子時候,掛的絲帶,留下的記號,有針對性地嫁接。把果品優質的枝椏嫁接到果型一般的樹上,把有病蟲害困擾的,搭配上枝幹粗壯,生長良好的果枝。
嫁接後,在果樹根部十五厘米處挖坑,填入在山腳下漚好的肥,掩土蓋上
月底,秦老爺子讓兒子來代了一天的課,自己領著孫女並杜沅姐弟,一行人去了隔壁衛縣,上門拜訪單九,清早,用過早飯,幾人就坐上馬車趕路了
“陸五”一身兒絳紫衫群的紫芝和杜衡玩兒著快問快答,
廣白沒來,因為秦知源說,要他在學齋幫忙,他鮮少來授課,不好把握分寸
紫芝憑著一手活靈活現的繪圖技藝,成功申請了一路通行,她說要把見聞都留在紙上,也是個念想
“叄拾,玖陸?”
一問一答,一笑兩看,時間倒也過得快,沒多會兒就到了
車伕一路打問,找到了單家,叩了門,遞了名帖。單九正好在家,當即迎了幾人進屋
點茶果子流水一樣擺了來,單九也是玲瓏心思,他也聽過秦家「涵春堂」的名頭,有意交好。當即帶了一行人去作坊,作坊佔地小百畝,旁邊還有幾個連排屋子打通做的倉庫,碼放著滿滿當當的甘蔗,單九一一介紹著,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鐮;堆垛甘蔗的有專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鬥和榨床。
果真,是形成了良好的生產工藝的,這製糖原理,和現代幾乎無異了
這會兒的細沙白糖怎麼脫色呢?蔗糖出紅糖的呀
杜沅直問了,單九很詫異,一個孩童,竟直接問到了核心,略沉吟了會兒
還是領了他們往裡走,只見他指著一個,放著漏斗狀瓦缽的甕解說到,在甕中著漿煮制粘稠糊狀時,就傾倒蔗漿至瓦缽裡頭,先用稻草封住瓦缽下端,放置三兩天,白糖的結晶就堵塞了漏斗下端,這時候再把瓦缽架在甕鍋上頭,把事先準備好的黃泥餅均勻壓上,慢慢兒的,黃泥漿就滲入了糖漿裡頭,下沉到缽底的過程中,順帶吸附走了蔗糖裡的色素。
這樣就完成了蔗糖的脫色,得到了冰糖,若要白糖,且改用竹篾均勻鋪開就行
真勞動人民的智慧時無窮的!
一行人又細細瞭解了單家收購的甘蔗品種,方知,這會兒的甘蔗主要有四個品種,其名稱分別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紅蔗。其中,紅蔗又稱為“崑崙蔗”,主要用於生吃;艻蔗又稱為“獲蔗”,可以用來製作沙糖;西蔗能夠製作糖霜,但由於顏色並不純白而略帶淺色,因而在當地價格並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來製作糖霜,顏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價格最高。
杜沅問,哪家買種最好?單九也痛快指引了
卻問,秦家也要種甘蔗?
杜沅也不含糊,這單家在製糖業耕耘了兩代人,無論是製糖還是甘蔗栽種,都是經驗十足。既然要種植甘蔗,要把成都府製糖業的名頭打出去,那就得和他合作,這才是最便宜的法子,得少走很多彎路
當即說了寒門書院,想讓寒門學子學了這門營生,家裡多份收入
所以來衛縣單家取經學習。多謝單家熱心指引
單九聞聽原委後,說來年甘蔗,若看得上單家,招呼一聲,他就來收
秦夫子起身致謝,又問了好些種植小技巧,單九才領著他們去了一莊戶人家那裡,買了兩三車杜蔗,在單家用了飯,才告辭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