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夜泊蘄州 (第1/2頁)
左茂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玉成必定會向洪秀全、楊秀清寫信,指責陳城輕棄武昌。
但陳城有恃無恐,他已有一萬三千人馬,糧彈充足,在西征戰場上舉足輕重。
若楊秀清把陳城逼急了,陳城帶著火軍加入湘軍,可不是鬧著玩的。
現在,湘軍剛佔領武昌,正忙著安撫百姓,封賞有功之士。根據湘軍與火軍達成的默契,湘軍要休整一段時日才會東下。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曾國藩雖打了勝仗,心境卻異常複雜。
先是和總督楊霈的矛盾公開化,起因是楊霈搶功。楊霈雖然不能打仗,沒什麼大本事,但官場嗅覺特別靈敏。
他派使者勸降陳城,雖被陳城婉拒,但從中探知陳城不願固守武昌。斥候偵知,漢口的火軍水營連日搬運輜重上船。
綜合各方情報,楊霈判斷陳城要棄守武昌。
江心洲之戰中,湘軍大敗,正是火軍撤退的良機。楊霈不動聲色,大膽向咸豐上了道摺子,謊稱已經攻克武昌。
實際上,湘軍三天後才進入武昌。等曾國藩的奏摺發出去的時候,楊霈搶功的摺子都快到京城了。
曾國藩辛苦幾個月,到頭來卻被楊霈搶了頭功。湘軍上下恨得牙癢癢。但聖諭煌煌,曾國藩也不敢上折指出楊霈欺君。不然的話,豈不是咸豐昏聵,不辨真言?
更耐人尋味的是,咸豐得知湘軍攻克武昌,龍顏大悅,賞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但他聽了小人讒言,旋即收回成命,改賞曾國藩一個兵部侍郎的虛銜。
曾國藩表面高興,內心悶悶不樂,進取東南的積極性也不高了。
他藉口要穩定湖北局勢,並不急於率軍東下。
石鳳魁和強大的湘軍交過手,深知湘軍並非一般的綠營、八旗,實乃天國的心腹大患。
他丟掉了武昌,也知道陳城無心守城,對收復武昌不抱希望。從武昌撤退後,他一直呆在田家鎮,希望憑藉田家鎮天險阻住湘軍,防止湘軍東下威脅天京。
田家鎮位於鄂東蘄州的長江北岸,地形險要,素有天險之稱。田家鎮南側有半壁山,長江江水原本從田家鎮南下,遇到半壁山受阻,轉而折向東方。
此處江水非常湍急,水文複雜,舟船都得繞到田家鎮,沿長江北岸東下。
田家鎮距九江六十公里,距武漢一百五十公里,與對岸的半壁山和富池口要塞互為犄角,是鄂、皖、贛門戶,歷史上多次在此發生大戰。
湘軍若要東下,田家鎮是必經之地。
石鳳魁失掉武昌可是重罪。更何況他並未經歷大的戰鬥,便丟下士卒率先逃跑。若楊秀清追究起來,就算自己的堂弟石達開親自求情,也不一定保得住他。
石鳳魁只好上書辯解,說湘軍強大,自己和黃再興難以抵擋。為避免無謂的損失,他們將全部兵馬撤至田家鎮,預備堅決阻擊湘軍。等天國的援軍來了,他們再相機西進,再謀武昌。
石鳳魁在田家鎮組織防禦甚是賣力,希望戴罪立功,博得楊秀清的同情。
田家鎮本是個小村鎮,石鳳魁在此構築土城,安設炮位。半璧山那邊則環挖深溝,灌以湖水,內設炮臺,外釘木樁。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除此之外,他四處抓捕工匠,希望將田家鎮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
陳城擔心陳玉成壞事,乘坐“雛鷹號”脫離大隊戰船,預備前往田家鎮找石鳳魁,試探太平軍態度。
這段長江江水湍急,“雛鷹號”走得不快。晚上,為避免觸礁,“雛鷹號”停泊於蘄州江面。
蘄州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