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4/5頁)
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是鄧禹,不是來歙,而是馮異和耿弇。一個是瘋子,一個是殺神!被盯上就……”
“郎君那你幹嘛往屋裡跑?”親隨一邊氣喘吁吁地跟著跑,一邊認真地請教著他。
隗純頓住:“是啊,我為什麼要往屋內跑?躲在屋內,一把火燒了,我豈不是要死了?可是,不能往屋內跑。那我該往哪兒跑?”
☆、第81章
遠方的馮異、祭遵等人領兵攻打隗純,雒陽城計程車大夫們卻開始準備擬定明帝的封號。
按慣例,新皇登基當年為了以示對光武帝的尊重;並未改年號。可是到了第二年伊始,便要改立年號了。
正月十五;一碗熱騰騰的元宵之後,雒陽城紅燈十里。今日的雒陽城,宵禁推遲三個時辰。百姓無不換上新衣;呼朋喚友;齊聚看燈會了。
郭況一早便抱了幼帝出來;同妻耿煉玉一道;領著郭主、幼帝看燈會。
郭聖通卻在長秋宮中,與四位輔臣一道對著几上所陳列的年號進行討論。
“我屬意‘永平’,”劉黃道,“自亂世來,人人莫不期盼天下太平;長治久安。”
寇恂點了點頭:“我同湖陽長公主看法一致。”
‘永平’真是個好名字,劉陽;不;劉莊為帝時;也稱明帝,年號便是永平。
那是極好的名字,很符合人們的期望:‘遇明主,享太平’。
劉疆如今的帝號,不就是劉莊曾用過的‘明’?
郭聖通聽了劉黃和寇恂,都屬意‘永平’時,心頭突然有些彆扭。
“蜀地公孫述未平,天水隗純還在掙扎,不如叫‘永勝’!”耿弇道,“唯我大漢者,戰無不勝。”
“應叫天佑!”鄧禹道,“少帝年幼,天佑吾主,天佑大漢,天佑百姓。”
劉黃一怔:“天佑很好。”
寇恂沉思:“天佑極佳。”
“天佑不錯。”耿弇道。
“我卻屬意永昌。”郭聖通笑了,“我惟願:大漢的昌榮,從此時開始!那隗純也好,公孫述也罷。都是我漢人,即使乃賊,也是家賊。可外有夷族虎視眈眈,匈奴,蒙古,女真,契丹,烏蠻等,不一而足。匈奴自不必說,武帝時,曾以衛青、霍去病等將軍抗擊匈奴,只可惜,雖有勝,卻損傷亦重。後期仍不得不和以宗室女,為公主嫁與匈奴人。蒙古女真契丹等族,生性彪悍,也屢有犯邊之舉,只是同匈奴一比,便沒那般顯眼而已。”
郭聖通見四人若有所思,又道:“初時,我本欲:平公孫述等後,將其餘蠻族一一收復,可後來,我忽然想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言。欲重挫他們,卻留下一線生機。臥榻之畔,有人酣睡。欲以讓世代之君,莫沉溺於享樂之中。公孫述,便是前車之鑑。”
她見四人臉上俱驚,又道:“今日,我不妨將話說的更爽利些:公孫述初為帝時,兢兢業業,所治之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如今?人乳餵豬,炮烙鵝掌,笞其牛脊。令所治之境百姓又開始思慕漢室。為何?天府之國,物產其豐,如同一個巨大的溫室,已然將公孫述慣壞了。照我看來,雒陽亦不久遠。”
這……這也太大逆不道了!!!
耿弇當即起身:“太后未免太過危言聳聽!如此之言,少說,少說!”
“耿將軍,”郭聖通問他,“匈奴、契丹、烏蠻之人比我漢人身體如何?”
“那等夷族,生於荒野不毛之地,不過是身體強壯些罷了。”耿弇冷笑,“無禮義廉恥之見!哼!”
“比之我等軍士,戰時如何?”郭聖通問,“孺子嬰時,同上皇之兵孰強孰弱?”
“自然是我等軍士更強於孺子嬰,那幫子人,連血都沒見過……”耿弇突然頓住,他似乎若有所悟,“夷族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