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1/2頁)
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段時間孫中山的演講內容,都集中在&ldo;民生主義&rdo;上。回望近代中國,孫中山算是自有一套頗具原始性的建國藍圖的最高當國者。他那一套建國思想,形成所謂三民主義的理論,至此已相當成熟。辛亥之後,他對袁世凱曾寄以熱忱的厚望,認為在袁氏治下,他的民族、民權兩主義,已相當成功了。如今所餘者只剩個民生主義有待實行。
孫中山關於民生主義的言論,在國外激進人士中引起熱烈回應。他的一部分演說,被譯成法文後載於7月11日比利時工人黨機關報‐‐布魯塞爾《人民報》,又由法文譯成俄文,載於俄國布林什維克報《涅瓦明星報》上。列寧在該期刊物中發表了《中國的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高度評價孫中山的綱領:
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了戰鬥的、真實的民主主義。它充分認識到&ldo;種族&rdo;革命的不足,絲毫沒有對政治表示冷淡,甚至絲毫沒有忽視政治自由或容許中國專制制度與中國&ldo;社會改革&rdo;、中國立憲改革等並存的思想。這是帶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義。它直接提出群眾生活狀況及群眾鬥爭問題,熱烈地同情勞動者和被剝削者,相信他們是正義的和有力量的。
------------
會晤袁世凱
------------
從表面上看,袁世凱最初也希望能與孫中山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1912年4月,袁世凱兩次向孫中山發出北上共商國是的邀請,為了表示&ldo;誠意&rdo;,袁世凱又派他的長子袁克定到上海迎接。袁世凱還以孫中山辭大勛位而撥美金1萬元,資助孫科夫婦及其兩個妹妹作留美學費。
6月底,袁世凱因內閣問題與同盟會衝突,急需借孫、黃兩人之力,於是再次電請孫中山北上,以&ldo;調和黨爭&rdo;,孫中山於是回電答應了袁世凱。
就在孫中山啟程前兩天,袁世凱和黎元洪合謀槍殺了革命黨人張振武與方維,這立即遭到了同盟會的強烈反彈。中國同盟會宣佈革去黎元洪協理一職並除名,其他黨派議員也聯名對黎、袁提出質問及彈劾。
蔡元培等人認為袁世凱&ldo;不足信&rdo;,反對孫、黃二人北上。孫中山雖然對黎、袁的行為也頗為不滿,但為了顧全南北統一大局,又被袁世凱的辯解所迷惑,他極力主張平息風潮,還給黃興發電報敦促其北上。對勸阻他本人前往會袁的人,孫中山回答:&ldo;無論如何不失信於袁總統,且他人皆謂不可靠,我則以為可靠,必欲一試吾目光。&rdo;遂與夫人盧慕貞及居正、魏宸組等啟程北上。
孫中山於8月24日下午到達北京,袁世凱派親信趙秉鈞代表歡迎,又為孫中山準備了朱漆金輪馬車,由正陽門入城。孫中山本想在第二天再拜會袁世凱,但袁表現得積極主動,當晚就派人來迎接孫中山。
據當時參加這次會見的人回憶,當時孫中山到了鐵獅子衚衕總統府,由內客廳步行出來,站在臺階口準備迎接。這時袁世凱的馬隊也飛馳而到,平素袁一向上下車皆須侍從攙扶,但這一次他擺手示意侍衛不要攙扶,自己硬撐著走上臺階,表示步履輕健的樣子,走到臺階的最高兩級他步趨慢了下來。孫走前兩步,前來握手,袁亦肅然趨前握手,說:&ldo;先生路上一定很辛苦吧。&rdo;
袁世凱對這次會面顯得很莊重,身穿軍服、佩刀。當時軍禮,室內待賓須脫帽並摘下佩刀。袁或因當天過於興奮又相當緊張,竟將禮節忘記。他平素有撓頭的習慣,落座以後,袁照常撓鬢,因手觸帽,忽覺自己未曾脫帽、摘刀,於是趕緊用手解摘佩刀,而佩刀在腰間撐得很緊,一時解摘不下,才慢慢用左手把軍帽脫下。一時間稍顯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