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如果戰爭中事件的程序由於某種原因不很激烈,出現了雙方力量的平穩的較量,那麼,舍營就成為人們關心的主要問題。舍營這種需要對於作戰本身也有一定的影響,這表現在:一方面,人們力圖利用兵力較大的前哨或者配置得較遠的更為強大的前衛,來贏得更多的時間和保障更大的安全;另一方面,人們會更多地考慮當地富庶與否和農產品多寡的情況,很少從戰術上考慮地形的利弊,或者線和點的幾何關係。一個有兩三萬居民的商業城市,一條沿途有很多大村莊和繁華城鎮的大道,都能給大量軍隊的集中配置提供便利條件。這種集中給軍隊提供的靈活性和活動餘地是很大的,它足以抵得上其他地點的有:利條件帶來的利益。
關於舍營部署的形式,我們只作幾點說明,因為這些問題大多屬於戰術範圍。
軍隊的舍營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部隊主要的任務的舍營,另一種是作為次要任務的舍營。如果在戰局過程中部隊僅僅是根據戰術和戰略上的要求進行配置,而且規定軍隊在配置地點附近進行舍營休息( 特別是騎兵常有這種情況) ,那麼,舍營就是次要任務,是用來代替野營的。因此,軍隊必須在能夠保證及時到達配置地點的範圍內進行舍營。如果部隊舍營只是為了休息,那麼舍營就是主要任務,其他措施( 當然也包括配置地點的選擇) 都必須適合於這個主要任務。
這裡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整個舍營地區的形狀。
通常,它應該是一個狹長的矩形,不外乎是戰術上的戰鬥隊形的擴大。集中地點在舍營地區的前面,司令部在它的後面。但是,這三種規定對整個軍隊在敵人到來之前進行可靠的集中是有妨礙的,幾乎是對立的。
舍營地區越是接近正方形乃至圓形,部隊就越能迅速地在一個地點( 中心點) 集中。集中地點越往後移,敵人到達這個地點就越遲,我軍集中用的時間就越多。集中地點設在營地的後面是決不會有危險的。司令部越向前移,就能越早地得到情報,司令官就越能更好地瞭解各方面的情況。儘管如此,上面講的三種規定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也還是多少值得考慮的。
有人主張透過擴大舍營地的寬度來掩護可能被敵人徵發物資的地區。但是,這個主張既不是完全正確的,又不是很重要的。這個主張對整個軍隊的外翼來說,還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各部隊大多在集中地點周圍舍營,那麼對兩個部隊之間的中間地帶來說,這個主張就不正確了,因為敵軍是不敢侵入這個中間地帶的。這個主張所以不很重要,是因為要防止敵人在我們附近地區徵發物資,有比這種把軍隊分開配置更為簡單的方法。
把集中地點設定在舍營地前面的目的是為了掩護舍營地。這同下述理由有密切關係:第一、如果把集中地點設定在後面,那麼當部隊匆忙拿起武器時,在舍營地區常常會留下一個很容易落入敵手的尾巴,即掉隊計程車兵、病員、行李、儲備品,等等。第二、如果敵人以騎兵繞過前衛,或者突破了前衛,那麼我們分開舍營的各個團和營就有遭到敵人襲擊的危險。但是,如果敵人遇到的是一支配置好的部隊,那麼,即使這支部隊很弱,最後一定被敵人打垮,它畢竟還可以阻擋一陣,贏得一些時間。
至於司令部的位置,人們早巳認為,越安全越好。
根據上述種種考察,我們認為,舍營地區的形狀最好是一個接近正方形的長方形或接近圓形的橢圓形,集中地點設在中央,兵力很大時,司令部設在第一線。
我們在《一般配置》一章中談到的關於掩護翼側的一些問題,在舍營時也是適用的。因此,派往左右兩側的部隊,即使目的在於和主力共同進行戰鬥,也應該在主力的同一線上各有自己的集中地點。
如果我們考慮到,地形的性質一方面是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