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輕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說,為什麼秦昭襄王和白起是秘密抵達的端氏,其實從趙括被包圍以後採取的戰略就可以看出。
趙括被白起包圍以後,先是進行了突圍,但是,被白起率領的秦軍擋住了。
而趙括在最先突圍失敗以後,採取了什麼戰略?
趙括沒有繼續組織趙軍突圍,而是開始選擇原地固守。
很多人都詬病趙括的這一決定。
認為,如果當時趙括繼續進行突圍,說不定就可以在秦軍的包圍網中,撕開一道口子,說不定可以帶著趙軍,突出重圍。
但是,說這話的人,明顯是馬後炮了。
在我們現在看來,趙括採取堅守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是,如果我們結合一下趙括獲得的資訊,那麼,或許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趙括會選擇堅守,而不是繼續突圍了。
因為,趙括當時並不知道,秦昭襄王就在長平戰場附近,所以,在趙括的眼裡。
長平戰場是這樣的,趙軍雖然被包圍了,但是,秦軍和趙軍兵力差不多。
儘管趙軍沒有完成突圍的戰略,可是,趙軍在當時並不是堅持不下去。
之前說過,趙軍其實還不缺糧食,而趙軍被包圍時,韓王山是趙軍的核心地區之一,那麼,韓王山上肯定還有糧食。
甚至糧食數量還不少,如果韓王山上面的糧食真的只夠幾天的量,那麼 趙括絕對不會選擇固守。
因為,趙括雖然一直被人詬病是菜雞,但是,可以指揮的了幾十萬軍隊的人,絕對不會不明白,只有幾天糧食的情況下,還選擇原地堅守。
所以,趙括選擇原地堅守的目的,其實是等待趙國方面的援軍。
因為,趙國距離長平戰場更近,理論上來說,趙國的援軍應該比秦國援軍先一步抵達長平戰場。
這樣,趙括便可以在援軍抵達的時候,對秦軍發起反攻。
到時候,自己便是從被包圍,變成了中心開花。
可是,趙括不知道,秦昭襄王就在長平附近,那麼,就無法預料到,秦國援軍會來到那麼快,快到會比趙國援軍先一步搶佔百里石長城。
堵死了趙國援軍進入長平戰場的道路。
因為,在趙括眼裡,趙軍主力尚在,又可以拿的出援軍,自己還有糧食。
突圍或許可以成功,但是,代價太大,不划算。
與其以大量損失為代價突圍,不如等待國內派遣援軍前來。
到時候,前後夾擊,大敗秦軍,不但包圍解除了,還可以順勢反攻秦國,說不定可以創造一個比自己父親趙奢,更大的對秦戰爭勝利。
所以,趙括會選擇固守,是因為,不知道秦昭襄王就在前線附近。
因為這個資訊差的緣故,所以,趙括對於戰局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等到趙括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秦國援軍已經抵達,完成了對包圍網的加強,以及對趙國援軍的阻斷,趙括徹底失去了突圍的可能性。
……
“武安君,此戰是否有把握重創趙軍?”
“我王,戰場千變萬化,在沒有真正開戰之前,我也不知道。”
“那武安君有什麼要求嗎?孤必定盡力滿足。”
“我王,我需要在前線多地囤積糧食,物資,一旦開戰,我軍和趙軍兵力相當,不可能有太多精力用於運輸糧草補給,固,需要先囤積大量糧食物資,以備大軍使用。”
“這不是問題,孤會從河內郡和河東郡的糧倉調糧,保證前線的糧食用度。”
“另外,我需要前線大軍在趙國西壘壁的基礎上,繼續加固營壘。”
“在決戰開始之前,儘可能的保障西壘壁的堅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