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趕海的漢子 (第2/3頁)
全金屬彈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吃海塞。
王憶將自己碗遞給秀芳:“嫂子,這半碗我吃不下了。”
秀芳隨意道:“我就說你怎麼能吃這麼些?你是嘴飽了眼不飽。”
王憶剩下的水餃已經涼了,她端過來就吃。
這年頭的漁家沒有飲食衛生講究。
秀芳吃了一口一愣,又去第二撥水餃裡夾了一個吃,然後說道:“王老師是個敞亮兄弟。”
王東方問道:“咋了?”
秀芳說道:“薺菜水餃是油越多越香……”
“啥餃子都是油越多越香。”大迷糊補充道。
秀芳說道:“對對對,真是的,提到吃你也不迷糊了。”
她扭頭對王東方說:“我給你們是多加了菜油的,我跟大迷糊吃的是沒多少菜油的,王老師把自己那一碗給我留了一半,又吃了半碗沒啥菜油的。”
大迷糊聽著她的話,猛然抬起頭:“那半碗王老師給我了,他知道我吃不飽。”
說著他眼睛有些發紅:“王老師對我太好了,比我爹還好。”
王東方輕嘆道:“王老師不愧是有文化的大學生,也有素質!”
他接著再次感嘆:“難怪他吃完趕緊走了,這是怕咱發現了他的小心思會跟他推讓。”
王憶吃完跑路才不是怕秀芳發現他的小心思後跟他推讓。
而是趕緊回去再弄點吃的。
沒多少花生油的薺菜水餃不好吃,就是麵皮包青草,他吃了沒兩個都偷偷給了大迷糊。
所以他急著填肚子,必須得吃飽喝足養好精神,因為下午小崽子們又要整活了……
王憶看了一天孩子。
然後未來不想要孩子了。
當天晚上王東峰又來了,說道:“今晚早點睡,明天有活潮,早上退潮,咱一起去梅花灘。”
趕海是漁家日常活動。
大集體時代海里漁獲都是公家的,要上繳國庫支援城市建設,漁民不能隨意將捕撈的漁獲帶回家。
但趕海是例外,所以每次趕海都跟趕集一樣,人群熙熙攘攘,婦女孩子們就指望趕海弄點海貨改善一下生活。
天涯島海岸線很長,島嶼一圈都是海,卻多數是險峻礁石,只有西北一帶有灘塗。
灘塗退潮才適合趕海,天涯島西北小灘塗養不了王家人,這樣他們便出海去找有大灘塗的島嶼趕海。
而有灘塗的島嶼上都有村子,漁家人很有地盤意識,這種情況下不允許外人來趕海。
天涯島正南十多里外有片海域很神奇,它的水位很低很低,海底是泥沙,平時有海水覆蓋,一旦退潮便有大片灘塗露出來。
這是趕海聖地,不光天涯島的王家人,水花島的劉家人、聚寶島的趙家人等等周邊住戶都會去。
漁家人趕海是講地盤的,他們得早點去佔地盤。
多早呢?
凌晨四點鐘!
王憶被叫醒的時候天還漆黑呢,他帶了兩塊壓縮餅乾當早餐,迷迷糊糊跟著上船,一艘艘船往南賓士。
船上有婦女孩子也有漁家漢子,王憶上了漢子們的船,聽著身邊人興致勃勃的聊天:
“現在經濟活泛了,我聽昨晚收音機說有好幾個市縣賣商品房了,什麼時候咱也去城裡弄一套?”
“你這輩子就是泥腿子,去京城弄一套也改不了你的命,咱就是農村戶口,城裡不是咱的地,不用想。”
“你買了房子就有戶口了,現在買房子送戶口。我泥腿子沒啥,這不是給孩子弄個城裡戶口嗎?以後找媳婦都好說話。”
“爭這有什麼用?關心點國際大事,北約和華約這幾天說是要裁軍了,核武器也要裁掉。”
“你說這更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