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圍讀劇本 (第2/2頁)
八千公里加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深刻。
從以往的作品來看,電影的顏色風格,不要太過於鮮明。
有機會可以再細聊。
先扯回來。
在蔣博的理解裡,一個導演,或者製片人,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得讓投資方賺到錢。
最起碼不能虧錢,這個是底線。
在好萊塢這種地方,一個導演,要是連續虧兩部電影,基本上接下來找投資就很難了。
所以作為自己的開山之作,蔣博需要找一個風險相對可控,品質和票房兼顧的一部電影。
腦子裡留下的都是記憶碎片,還得想辦法,把碎片的內容好好整理一下。
兩天的功夫,算是拿出了一個基本的大綱。
……
回到劇組。
《風聲》還沒有開拍
作為劇情主要發生地的裘莊別業出了點問題,需要返工,重新做。
不過劇組的人都到齊了,除了蔣博,最後才到。
最後才被通知,最後到也是情理之中,更何況還沒有簽約。
只是該做的禮數,蔣博也要做個十足。
李雪跟人陳果富談合同去了,蔣博則是在李兵兵的帶領下,來到了酒店的會議室。
劇組的主要演員都在這裡,開拍之前,需要一塊集中圍讀劇本。
就是字面意思,圍在一起,讀劇本。
一部電影大概有兩個小時的時長,但是拍攝的時候,能夠拍出來的剪輯素材,肯定要遠超過這個時長。
最後過審放映的片子,業內一般叫做成片,而沒有剪輯的素材,一般稱之為毛片。
沒錯,就是這個名字。
十分正經的意思,跟不是你想的歐美,還是日韓。
這兩個之間的時長比例,叫做片比。
在膠片年代,由於拍攝用的膠片價格昂貴,成片比就會控制的很嚴,所以在極端狀況下,能夠控制到 1.2:1。
但是這個數字太極端,不具有參考價值。
普遍來看的話,中國電影膠片時代的片比,通常在 5比 1,到 8比 1之間。
不過也有特殊,那就是姜聞。
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片比差不多來到了 100比 1左右,可謂是非常奢侈了。
反正對於大多數導演而言,這輩子都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後來隨著數字攝影機的發展,拍攝成本降下來了,片比控制就沒有那麼嚴格了。
說回來,圍讀劇本的意義就在於,提前把電影先演一遍,只是沒有服化道的支援,所有演員都集中在一起,把戲先串一串。
等到正式拍攝的時候,劇組已經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已經透過這種形式的“排練”,提前解決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