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2/2頁)
幾字微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部,尚書公事房。
「紹愉,之前稍提的東事暫時可以先放一放了。」陳新甲坐在兵部公事房裡,招呼著一人在案前坐下,話語含笑。
被親切喚作紹愉的是一個身材消瘦,舉動幹練的男子。這男子名作馬紹愉,是兵部職方司郎中。放到後世就是一個國防部的正師級或者正廳級幹部了。
聽到上司那樁事情可以暫時放下,馬紹愉也是頓時輕鬆了許多。這件事情,朝廷之中除了陳新甲就再也沒有一人知曉了。
那便是與建奴和談之事。
大明開國以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對外關係上十足的強硬。故而和談在任何時候都堪稱一個必定會惹來蜂擁非議的話題。
現在馬紹愉得知此事可以放下,哪裡有不欣喜的道理。更何況,還是要遠離京師,去遼東面對猙獰可怖的建奴。
「下官曉得利害,眼前當以京營之務為首要。」馬紹愉溫言道。
陳新甲緩緩頷首,笑著道:「戶部那邊不管怎麼下來,十日後總歸三十萬兩銀子是能拿過來的。加上太僕寺可以籌銀十萬,京營之事可總算可以弄出一點眉目來了。加上之前一年撥付的二十餘萬兩,京營之事,也必須在我手中弄出一點眉目了!」
後世之人看末世,總覺得前人昏庸無能,葬送大明大好山河。
大明朝的末世的確昏庸無愧之徒充斥於朝堂,但多以此忽略那些為了心中道義,為了胸中操守而勇於任事,披荊斬棘為君報國的人,那既是無知更是一種褻瀆了。
崇禎元年時,崇禎皇帝啟用李邦華為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李邦華剛一繼任便勇於任事,幹出了不錯的成績讓崇禎很是滿意,於是很快又升遷為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協理看起來只是京營的副職,但實際上總督京營戎政的是襄城伯李守錡,這是一個武職。大明文貴武賤,擔任了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的李邦華實際上負責了京營事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