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限制。比如傳說中的魯斑以及過去許許多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雖然有著各種各樣改造自然、改進人民生活的理想,但是由於那時的自然科學水平還很低,無論如何,他們也不會提出象今天我們所說的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等計劃來。
1。 論點
論點是被證明的觀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的主張和看法。它在議論的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證明論點,是議論過程的起因,也是目的。論點在議論過程中總要以一句話或一段話加以闡明,它可以處在議論過程的開端,也可以處在議論過程的中間和終點。
有時論點較深,不意為讀者一目瞭然,那麼就需要加以明確、歸納。中心論點要突出,在文章中要佔突出地位,要給人以鮮明印象。
在議論過程中,闡明論點的方法很多。如:釋義法和限制法。
釋義法;為了使別人瞭解論點的含義,經常在論點的後面進行補充解釋,如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
限制法:先籠統闡述,再縮小範圍,提出自己的具體論點,叫限制法。如周恩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的一節:
*主義是有框子的。我們有的是大框子,並不一般地反對框子。我們要改造整個社會,使之無產階級化,這個框子該有多大!我們還要改造自然,這又是多麼大的框子……我們也不一般地反對抓辮子,我們要抓大辮子,抓那種政治上反動的大辮子,那種“白髮三千丈”的辮子。
2。 論據
論據是論述論點的根據,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在事實論據中,現實材料是最主要的,它是從現實中得到的,用它做論據,能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說明問題,證明論點。是最有說服力的……
以事實為論據:如韓愈《師說》中的一節: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以數字為論據:如《新人口論——馬寅初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書面發言》:
一九五三年的普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普查,普查結果表明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人口一共有六億零一百九十三萬八千零三十五人,這是一個靜態的紀錄,如果五三年以後每年都有人口統計數字,這樣就成為動態的人口紀錄。可惜的是這些數字現在沒有,今後必須建立生命統計,登記各個區域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遷入、遷出的人數,這樣才有正確的人口統計。現在一般估計中國人口大概每年增加一千二百萬到一千三百萬,增殖率千分之二十,如果這樣估計下去,三十年後同實際的人口數字一比,就會差之毫釐而失之千里了。增殖率千分之二十是怎樣得來的呢?一九五三年政府在二十九個大中城市、寧夏全省、其餘各省每省選十個縣進行普查,另有三十五個縣只查一區、兩鎮、五十八個鄉、九個村、共有人口三千零一十八萬人,出生率千分之三十七、死亡率千分之一十七,因此人口增殖率為千分之二十,並且說城市的增殖率高於鄉村;上海一地的增殖率是千分之三十九,城鄉平均起來每年增加千分之二十。
以公理、原理、名言為論據:如毛澤東《矛盾論》中的一節:
不瞭解矛盾各方的特點。這就叫做片面地看問題。或者叫做只看見區域性,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這樣,是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