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遠達橡膠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入五月份,孫宗遠感覺李傳友書記任常務副省長已經熟悉工作了,譚晨貴書記也應該熟悉乾河地區的情況了,就想著集團應該有所作為了。
孫宗遠帶著王存才總裁,拿著專案計劃書,先去縣裡找到隋剛縣長,把計劃投資建設電動車專案和農用車專案做了個簡短彙報,隋剛縣長一聽專案重大,就又帶著他們倆來到王培忠書記辦公室。
“宗遠,你這兩個專案很大,你想用什麼方式投資呢?”
王書記問道。
“王書記、隋縣長,我們的想法是電動車專案如果是內資投資的話,一些政策限制很多,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利用外資來投資1000萬美元,爭取年產電動兩輪車8萬輛,年產值可以實現7000萬元,可以實現稅收500萬元,吸納600人就業。”
“你這個電動車充一次電,能跑多少公里??市場怎麼樣?”
“書記,我們的電動車充電一次,初步設計是能跑60公里,每小時最高速度是35公里,經濟時速是25公里,比腳踏車接近快一倍,是摩托車價格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們集團調研過市場前景還是很看好的!”
”能不能跑到100公里?時速在四五十公里啊?”
“王書記,技術上問題不大,但是經濟效能反而不如60公里合算,我們正在組織技術人員攻關,爭取能夠跑的更遠,速度更快!”
其實電動車和摩托車在速度方面是無法比擬的,電動車解決的是10-20公里短途旅行的工具,摩托車行程是解決50公里以上的,市場細分定位不同,技術要求是不一樣的,孫宗遠估計給他們兩個人解釋也不一定順清楚。
“既然如此,這個專案你準備落在哪裡啊?”
“王書記,我的意思是落在我購買的那4萬畝地裡怎麼樣?”
“那塊地屬於經開區還是安陽縣的?”隋剛縣長問道。
“屬於安陽縣,不過也靠近經開區了,以後企業發展好了,就得向經開區位置發展了。”
“那就好,至少現在就是安陽縣的稅收啊!”隋剛縣長道,王培忠書記也抿著嘴巴笑了。
一個專案落在安陽縣,固定資產、吸引外資乃至於以後每年的稅收,資料都是本地的,地區是無法分成,兩個領導也算的很精,有了資料不就是政績嗎?
“這個專案帶動能力還是很強的,比如輪胎、塑膠殼車身、鉛蓄電池、車燈、輪轂、車架和電動機等等,小的如剎車片、後視鏡等,只要技術質量過關,我們儘量採購本地生產的,幾年之後我相信會培育壯大幾個配套企業來!”
“那太好了,你說需要我們做哪些工作能夠支援這個專案?“
王培忠書記說道。
孫宗遠心想這個專案也沒有多需要縣裡支援的啊,地自己就有,也沒有土地指標之說,自己用外資投資,享受外資投資的優惠政策,工人也沒有多大問題,只要是發個廣告,報名的將會絡繹不絕……
不過看到兩個人期待的樣子,孫宗遠說道:
“要不縣裡組織相關企業開個會,我們把各個零配件的技術指標要求發給他們,讓他們組織攻關,如果達到我們的質量要求和價格,我們將會簽訂購置協議。另一個方面,也請縣裡組織給我們招聘200名初中畢業生和100名畢業生,最好幫助我們解決100箇中專或者技校畢業生,那就更好了!”
“行,我們最近就配合你們集團開展這兩項工作。”
透過這次的溝通,安陽縣逐步培育起來電動車配套產業,遠大集團的摩托車本地配套率達到90%以上,十年左右安陽縣又因建了三家電動車廠。
當然這三家電動車技術和遠達電動車是有很大差距的,市場細分之下還是有很多市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