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第1/2頁)
雲風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真的是趕上好時候了,中方剛剛入場不瞭解行情,兩邊都不懂,又感覺有人要搶,價格就虛高。可這也高不了多久,我們市場就這麼大,人家也不是什麼都看得上,有些人膽子小開不出那麼高的價錢,他們那邊也慢慢知道我們這邊的模式。這一來一回的,再想要叫價就困難了。」
抽了口煙的李莉娜沖溫庭筠感嘆「你還別說,這世道真沒有傻子,都是聰明人。」
有些醉了的溫庭筠腦袋有些遲鈍,回話也慢吞吞的,但思維絕對清晰「你如果打著把《無限挑戰》弄到手,之後再賣給中方,那就放棄。但你要是看好金泰浩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能力,那你就去跟bc談。至於綜藝部部長這件事,你沒聽懂他的要求,他不是跟你要地位,他要的是自主的權利。」
「你的意思是中方那邊不會買後續的版權?」李莉娜想了想「為什麼?《無限挑戰》這麼多年了,挑特輯,中方也能拍個季呢。」說到這裡頓了頓「你是懷疑《無限挑戰》在中方會遇到水土不服,賺不了錢,中方不會再投入?」還有「自主權的意思是,他不想走?」
溫庭筠搖頭表示不是那個意思,而是更深層的擔心,這個擔心要追溯到韓國綜藝圈的發展歷程。早年韓國綜藝剛起來的時候也是一片荒漠,跟現在的中國大差不差,但他們有個很大的區別,中國不差錢,韓國很缺錢。缺錢的韓國是靠著原封不動的抄襲,照抄日本綜藝,再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的。
版權這個東西很虛的,跨國談版權就更虛了,本國政府肯定保護本國企業這沒得談,就像當年韓國政府也無視日本電視臺的道德譴責一樣,就算是狀告鬧上法庭,在日本打韓國不出席,在韓國打版權爭議的官司,日本就算過來也沒用。這個套路用在如今的中韓兩方也是一樣的,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不是現在也是將來,斷則兩三年,長則年一定會發生。
創造一檔新節目很難,但完全複製一檔節目很簡單,韓國從照抄走到有點自己的東西,再完全變成自己的節目,有人才培養機制也有國家支援,前後也不過就年的事情。只要節目投入市場,抄襲這件事被證明能賺錢,道德的約束力就不存在了。
中方願意給錢買的是人,反倒不是節目,現如今圈內差不多都知道那邊地大物博錢好賺,不用中方特地過來在撒錢,玩千金買馬骨的戲碼,國內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才給他們輸血。時代變了,當初直接抄國家能控制輿論不發酵,現在國家對輿論的掌控在後退,媒體人要臉,所以版權值錢了。
所謂大家都是聰明人,那股子火燒沒了,現在就只能喝湯,這個說法不對。人家一開始願意花大價錢,多少是因為臉面也是因為想要刨根,把這裡當他們的人才培育基地,既然他們做不到,那就花錢讓這邊教了再送過去。兩邊能給出的工資標準差距大的,傻子都知道要去哪找工作。
溫庭筠慢條斯理的把從未往那邊想過的李莉娜說的煙燒到了手指都沒發現,還是被燙到了,連忙丟了煙,在溫庭筠因為她的動作停下的時候,急忙揮手錶示沒事,讓她繼續說。
繼續說的溫庭筠給李莉娜分析整個圈子的大方向,不是一兩檔節目能左右的。《無限挑戰》不管能不能賺錢,已經買過一波節目,用重金砸了個人傻錢多稱號的中方,都不會輕易再出手大筆購入節目了,購入已經知道製作方式的節目就更沒必要。他們做了臉了,之後就要賺錢。
錢賺到手,證明這件事確實可以操作,我們的模式不會因為兩個國家的民眾審美不一而水土不服,那後續跟著想要賺錢的小地方臺願不願再花錢買這張臉就很難說了。不買版權對他們來說損失的是名聲,可名聲這東西哪有真正的實惠重要。
「有多少人在乎版權,十三億人口的國家,網民不足三億,其中能有五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