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2/3頁)
吳曉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帶魚腥味的香味等待運送各地。
交通一時成了銷售的瓶頸。從成本的角度考慮,超過兩百公里距離,透過鐵路運輸較划算,但特區內的飼料產品並沒有納入鐵道部門的貨運計劃。要想利用鐵路運送成品飼料只有申請計劃外指標。打聽下來,計劃外指標卻很難申請到……瞭解到筍崗北站貨運主任姚主任的住處。怎麼同姚主任套近乎呢?瞭解到姚主任抽菸,交代鄧奕權買兩條牌香菸給姚主任送去,&ldo;煙放下,什麼也不要說就回來。&rdo;1983年,煙的價格是十元一條。
兩個小時後,小夥計提著香菸回來了:&ldo;主任不收。&rdo;
&ldo;真沒用,兩條煙都送不出去!不會賺錢,還不會花錢?&rdo;
我決定親自出馬。騎腳踏車到了鐵路宿舍。敲門進了屋,將兩條煙放到了桌子上,動作卻不大自然。為了獲得商業上的某種好處給對方送禮,我還是第一遭。
&ldo;要車皮的吧?&rdo;幹練的貨運主任笑吟吟地問。
這種開門見山的詢問,讓我反而不知該怎麼回答。說&ldo;是&rdo;,突兀了點,說&ldo;不是&rdo;,我來幹嗎?&ldo;能給批兩個計劃外車皮嗎?&rdo;
姚主任將兩條煙遞到我手上:&ldo;吶,煙你拿回去,明天你或小夥計直接去貨運辦公室找我。別說兩個車皮,就是十個也批給你。&rdo;
我愣住了。
&ldo;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吧?在貨場,常看到一個城市模樣的年輕人同民工一起卸玉米,不像是犯錯誤的懲罰,也不像包工頭。我覺得這位年輕人想幹一番事業,很想幫忙。但我能幫什麼呢?我搞貨運的,能提供幫助的就是計劃外車皮。沒想到你還找上門來了。你知道計劃外車皮的行情嗎?&rdo;
&ldo;什麼行情?&rdo;我懵茬茬。
主任伸出兩個手指頭:&ldo;一個車皮紅包一百元,兩條煙只是行情的十分之一。&rdo;
帶著兩條煙返回東門招待所。躺在床上腦海里浮現著姚主任的那張笑臉,是嫌兩條煙太少還是真想幫忙?輾轉反側,一宿難眠。
翌日,順利辦下兩個計劃外車皮指標。
透過這件事,我悟出一個道理:在商業社會裡,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是買不來尊重和榮譽的。而貨運主任對我所訴求的正是後者。貨運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簡單:欣賞這位城市年輕人的做事態度和吃苦精神,願意無償伸出援助之手,從支援行為中獲得精神的滿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業,為什麼還要透過物質的訴求,直白地講,用行賄手法來獲取計劃外車皮呢?
人的需求是兩個層面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前者可以用金錢和物質來滿足,後者則不然。人與人的關係也有兩種,一種是赤裸裸的物質關係,另一種是尊重和榮譽。既然人有兩面性,何不用自己的行為引發他人精神層面的共鳴呢?想想送煙的動機,不禁讓我汗顏!
想通了,也清楚了經營企業的底線:決不行賄!
在東南亞某些國家,賄賂已經成為社會的隱性規則,企業不行賄很難生存,如果企業堅持不行賄就可能出現生存問題。中國的市場改革試驗中也存在著行賄受賄的不良風氣,也會步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後塵嗎?果真如此,不行賄能生存嗎?我無法預測未來中國社會風氣的走向,我只能假定:中國的改革不會步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後塵。如果這一假定是錯的,我寧可是個失敗者也不願意同流合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