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3頁)
月下畫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幸虧小嬸麼第二天又送了一袋糙米和半小袋麵粉過來,才算是有米下鍋。不然還真應了那句窮的揭不開鍋的老話了。
宋雪川跟宋春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本來就大,宋雪川的身體更是十分虛弱。在沒找到賺錢的營生之前,宋雪川根本不敢多吃,他們總不能一直靠小叔家救濟。
現在他跟宋春雨一天三頓主食基本都是稀飯,偶爾才用麵粉煮些青菜糊糊改改口味。而且還不敢多用麵粉,古代麵粉價格比較貴。窮人家都是年節時才捨得吃用,有錢人家才能天天食用。
而且宋雪川還打算留著麵粉做小吃,看看能不能賣小吃掙錢。現在坐吃山空的狀態讓宋雪川很心慌。地裡的莊稼還需要幾個月才能成熟,原主家的三畝地種的還都是高粱。
宋雪川小時候聽奶奶說起過,高粱產量很高,但是高粱面特別粗很難吃,辣嗓子。只有很窮的人家才會吃高粱面,有錢人家都是用來餵牲畜。
宋雪川心想如果下一年他每天只能吃高粱面粑粑,那他還不如去死一死,看能不能穿回去。
永安鎮大部分田地都是水田,水田種水稻收成最高,少部分旱田種小麥,只有薄田不長莊稼才種雜糧。
宋家以前倒是有五畝上好的水田和三畝旱田,每年地裡的收成除了吃用,還能攢下幾兩銀錢。可是自從宋家阿麼生病,看大夫買藥都得花錢。不僅把以前的家底填進去,短短几年更是連田地都賣了,最後竟只剩下沒人買的三畝薄田。可見不論哪個時代,普通老百姓都生不起病啊。
聽說他們村裡條件不好的人家,一天只吃兩頓飯。宋雪川寧願每頓少吃點,也要一天吃三頓。他在現代一日三餐已經成為習慣,如果一天只吃兩頓,總感覺一天都沒吃飯一樣。
宋雪川今天六點鐘就起床了,去院裡水缸裡打水梳洗過後,就去廚房做早飯。
在米缸裡舀了小半碗糙米洗好放到鍋裡倒好水煮上,再炒一盤青菜,簡單的早飯就做好。
宋雪川做好早飯就去喊宋春雨起床,宋春雨住在東屋,這間屋子原本是宋家阿爹阿麼住的。宋春雨一直都跟宋家阿爹阿麼睡一起,宋家阿爹阿麼去世後,春雨就一個人睡東屋了。
宋春雨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宋雪川進屋都沒把他吵醒。宋雪川看著床上小小的宋春雨,心裡有些心酸。宋春雨雖然十歲了,但是看起來卻只有七八歲大,還沒有小叔家的宋春風高呢。這段時間自己不敢多做飯,宋春雨也十分懂事的做多少吃多少,從來不喊餓。
&ldo;春雨,起床了,今天我們去河邊,哥哥給你抓魚吃。&rdo;宋雪川邊推邊說。
宋春雨聽說要去河邊抓魚,一個翻身坐起來。一邊穿衣服一邊問道:&ldo;哥,你真能抓到魚嗎?宋虎的哥哥就會抓魚呢。&rdo;。
&ldo;看哥哥待會兒給你露一手,保證今天中午我們就能吃到魚。&rdo;宋雪川得意的回答。宋雪川抓魚的本事可是童子功,他們村裡的魚沒少被他禍害。
等春雨梳洗好,兩人就著青菜,一人一碗糙米粥吃個半飽。等宋雪川收拾好廚房,兩人就提著木桶,向著村外的小河出發。
一路上遇到村裡人與他們打招呼,宋雪川都是看宋春雨怎麼回答,自己也跟著說才應付過去。誰讓宋雪川根本沒有原主的記憶,只能慢慢熟悉原主的一切。
宋家村的這條小河叫清水河,離宋家村大概幾百米,差不多二三十米寬。繞著宋家村,途經附近多個村莊,不知道最終流向哪裡。
宋雪川跟宋春雨來到小河邊,見小河波光粼粼,金色的陽光撒在河面上,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條小魚遊過。遠處宋家村被綠水青山環抱,一片生機盎然。
古代的風景真的好美!那種自然純粹在現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