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我李信一生之痛。雖然承你之言,我能有伐遼東而再起的機會,但昔日往事,永遠在我心頭難以抹去。”
說到這裡,李信握住了趙佗的手。
他看著趙佗,彷彿是用盡了一生的力氣說道:“趙佗,我只想告訴你,我李信錯了,當年沒有聽你的話,一切都是我的錯。”
李信竟然在彌留之際,向趙佗誠懇的承認了當年的錯誤。
趙佗哀聲道:“李將軍,無需如此。”
當著趙佗的面,承認了自己當年的錯誤,彷彿讓李信徹底卸下了一生的負擔。
他微笑道:“趙佗,此生能遇見你,是我李信之幸。”
隨著話語落下,李信的手失去了力量,眼睛也慢慢閉上了。
趙佗也閉上眼,臉上滿是哀容。
他的腦海中,浮現的是當年伐燕歸來的場景。
咸陽城外,他站在李信身側,同車而凱旋,盡情享受榮耀時刻。
李信,對他趙佗的人生很重要。
“此生能遇李將軍,亦是我趙佗之幸。”
趙佗喃喃著,胸口揪心般的疼。
李信的死,彷彿拉開了一個時代落下的大幕。
秦三世五年。
年逾七十歲的左丞相王綰,終究抵抗不住歲月的侵蝕,於府邸中溘然長逝。
其左丞相的位置,由御史大夫馮去疾補上。
只是馮去疾和王綰的年齡是差不多的,也都是七十老朽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壽。
在當上左丞相的第二年,馮去疾也離開了人世。
連續兩年死了兩個左丞相,讓秦國朝堂瀰漫著一股哀傷的氛圍。
轉眼便到了秦三世七年。
趙佗這一年四十八歲,三世皇帝二十二歲。
按照禮制,三世皇帝在雍城舉行冠禮後,便代表成年,可以親政了。
可趙佗卻對這一切視若無睹,在皇帝加冠後,並未還政給他,依舊牢牢緊抓權力不放,軍中更是遍佈趙氏手下。
此時王綰、馮去疾等老臣皆已逝去,剛剛接任的馮劫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並沒有和趙佗爭鋒的勇氣。
滿朝之上,皆是趙氏黨羽。
皇帝的話,不如趙佗的話管用。
三世皇帝無奈下,只能儘量忍耐。
“趙賊,你已經四十八了,而朕才二十二,朕倒要看看你還能再活幾年!”
三世皇帝咬牙切齒,恨不得奪權之後盡誅趙氏。
李姝也是氣憤之極,不過她還有辦法:“朝堂之上多趙氏黨羽,就怕趙佗一去,其子趙徹依舊攫取權力而不罷手。吾兒等尋臂助才是,婚姻之事便是一條出路。”
為了這條出路,太后李姝甚至拉下了面子,請宗正子嬰出面,讓天子娶王離之女。
在李姝和三世皇帝看來,王氏是朝堂上唯一能和趙佗相比的列侯,王離雖然看上去保持中立,但其父、祖皆乃秦國老臣,心裡定然會偏向皇帝一點。
只要皇帝能娶王離之女,日後趙佗一死,皇帝若想奪權,王氏就是一個臂助啊。
對於李姝和皇帝的算計,趙佗沒有干涉,甚至還主動促成了此事。
王氏之女成為皇后,王氏成了秦國外戚,這讓三世皇帝和太后多了一絲安心,便繼續等待趙佗死去的那一天。
秦三世皇帝八年。
秦人在東瀛列島上發現大量金礦和銀礦,並引發了一陣熱潮,燕、齊、遼東、海東、日照等地多有人偷渡跨海,欲要前去東瀛尋金髮財。
東瀛列島上有野人部落棲居,常與秦人發生矛盾。
趙佗順勢將東瀛列島納入秦國治下,但因為地理遼遠,需要跨海通行,殊為不便。所以趙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