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1/4頁)
鍾曉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心中不忍,便落下雲去,師麟聽見動靜,抬頭看我,一見是我,立刻又撲上來拽住我的褲腿,什麼話也不說,就仰著頭看我,紅腫的眼睛眨也不眨。
我問他:&ldo;你究竟想如何?你想學道,我送你進道門,你緣何又跟著我下山?&rdo;
師麟囁嚅半天,道:&ldo;我想跟著你。&rdo;
結丹期的修士已有資格開門收徒,我亦是因為修為進展太快,師門已無物可傳授於我,我才出山歷練。可我自由散漫慣了,從未想過我也能收徒授業。可當時師麟執著的眼神讓我鬼迷了心竅,我一時衝動,竟想著若有一人伺候我為我鋪床疊被洗衣焚香倒也不錯,便伸手將師麟拉上雲端,道:&ldo;你若非要跟著我,便需勤快伺候我。&rdo;
師麟拼命點頭:&ldo;只要你不丟下我,我什麼都肯做。&rdo;
那時我還是沒有師徒的概念,只作收了個小童貼身伺候。那時師麟大字不識幾個,遊歷閒暇之時,我便手把手教他認字學道,他也十分勤快,果然伺候的我妥帖。
師麟跟了我好些年,走過大江南北,一直管我叫一聲哥哥。直到後來,我認識了懷胤,才起了收徒之心,讓師麟和懷胤一起行了拜師禮,師麟從那以後才改口管我叫師父。
我剛認識師麟的時候,他還是個光頭小子,黑黑瘦瘦,其貌不揚。跟了我兩年,終於被我養的白胖了許多。其實他長開之後我便發覺我這大弟子相貌英俊,只是我更喜歡那些白嫩的可以掐出水的小弟子,師麟的五官太過英挺,不甚得我心,後來他頭髮長了,頭頂渦上長出那根生命力旺盛的反毛,一翹就是幾千年,我大感上當,卻也為時已晚。因此師麟雖是入門最久,跟隨我時間最長的一個,可惜卻從來不是最得我心的一個。
我想著心事,不知不覺就把落英山逛了一圈。落英山和我離開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差別,甚至一糙一木都是原本的樣子,可見師麟這一千多年來守著這座山頭頗費了一番心血。
不管怎麼說,我心中著實十分感動。師麟自小便是這樣,即便我走開了,走遠了,他也候在原地,等著我回來。
我回到山頂,看見了當年我和三個徒弟親手搭建的幾座木屋。果然,不管是牆外的籬笆還是牆上的藤蔓,都是我記憶中的樣子,彷彿我從來不曾離開過。
我走進屋中,卻發現陳列有了改變。從前我住在主廂,三名弟子一人一間屋子,只是雲堯大抵時候都宿在我房中,因此他的屋子常年空置。在主廂內,我當年留下的東西還在,可雲堯的東西都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師麟自己的用度。
我有些驚訝,出了主廂,走進從前師麟居住的木屋中,卻見他屋中空置,物事都已搬入我的屋中,看來他守山的這段日子裡竟是住了主廂。這也無可厚非,山上只剩下他一人,他將幾間屋子輪流住一番,或許會覺得沒那麼寂寞。
我離開師麟的房間,去了藏經樓。我走的時候並沒有將道經帶走,那時我的三個弟子都已是高階修士,修為最低的師麟也已是元嬰老祖,元嬰之後的修為端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也無需我在旁指點,因此我將所有我自己修煉所用的典籍和心得都成書留下,供他們參看。那些經卷都擺放在藏經摟中,雲堯和懷胤一本都沒有帶走。這些經卷我走時特意排列過一回,分門別類,想著我那些徒兒若有需要是參看方便許多,因此我還記得它們的陳列順序,竟是一本都不曾變過,只怕我走後甚少有人來此地翻閱。
眼下師麟靈氣消耗過甚,急需培本固元,我在書架前走了一圈,取出一本我認為最適合他此時修煉用的手札《見素錄》,揣進袖中,出了藏經樓,向山巔的桃林走去。
師麟還在樹下打坐,感受到我的氣息,他睜開眼默默地看著我一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