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5頁)
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龍大人的事果然有眉目了,經重慶府舉薦,康熙皇帝下旨,任為江北廳同知,駐江北城,龍沛霖在綏陽福星院接旨後,宴請了村中父老鄉親,福星院交管上可支配使用,四千畝土地由管上可折價收購,同知夫婦高高興興的上任去了。
世衡已是有三個兒子的父親了,三個兒子取名正木、正林、正森,他住回到祿星院他岳父留下的住房,逐漸接替父親掌管全部家業,世臣一家也搬進了父親留下的喜星院,世驚也慢慢長大,他立志功名,上可讓他住龍大人的福星苑,這樣福祿壽喜四院並未因三家的搬走而人去樓空,始終保持人丁興旺的樣子。
餘成慧八十歲那年,無疾而終,據她的要求將他埋到龍爪山第五爪餘家墓地。
管世敦遷川的第二年,即康熙三年(1603)又獲豐收,賣糧食比第一年多收一二成,全年收入近四十五萬兩,與綏陽的全部收入相同了。
管世敦與管世衡商量,決定將貴州來的勞力多留幾個月,將能改成梯田的山包,改成梯田以提高產量,而且大興土木,將原有的原主人留下的宅院拆除重新修兩座大院子,自己一座,二哥世選一座。同時準備捐資五千兩,將巴縣和江北廳衙門大加修繕,對道門口的弘仁堂和龍興藥業大加修繕,皆請世衡大哥從貴州召請木匠,從長江邊的南紀門購買木料,拖至北碚,進梁灘河,再抬到管家灣就很近了。
管世衡完全同意這個方案,只帶走二十五萬兩,留二十萬兩做這幾項開支,他特別讚賞捐資修繕巴縣和江北直隸廳衙門,因為田大人、龍大人都是我們管家的恩人,管家有今天,與二位大人的恩德分不開。
一天管世敦找二哥(按兩家大排行稱)世選商量興建管家大院的事。
管世敦:”二哥,我和大哥商量,現有的住房是原主人的住房,窄小破舊,準備重建管家大院,不枉為大人對我們的表彰。我有兩個方案,如果二哥二嫂想單獨住,我就建兩個院子。如果想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就建一個很大的院子。”
管世選:“四弟,我至今無後,我跟你二嫂仍和你們住在一起,熱鬧一些,也好有個照應。”
管世敦:“二哥,我也有這個意思,我們兩兄弟在一起,熱熱鬧鬧,商商量量過日子,多好。我在想,從湖廣等地的移民越來越多,,土地的開墾越來越多,糧食的產出也越來越多,糧食價錢不會永遠這麼高,你說是不是?”
管世選:“那是肯定的,估計明後年就不會漲價了。”
管世敦:“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像路一樣,該拐彎的就得拐彎,因此,我要提前做準備,我打算把附近幾個院子全拆了,把中間的溝溝填平,把高的挖低,變成個十幾二十畝的大壩子,其中部分做庫房,其餘的全作住房,包括爸媽的,大爸大嬸的,我們幾兄弟的,全有了,中間留個兩畝的曬壩,其餘十多畝全栽各種果樹。”
管世選:“四弟,你準備向種果樹的方向轉?”
管世敦:“是的。在鄉下,就三條路,除田裡種的,水裡養的,就是坡上栽的。我們貳萬多畝坡土比水田多,水田只能種穀子,要變只能變坡上,怎麼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種果樹,為啥子?城裡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吃飯菜,再就是吃水果,因此水果一定有銷路,賣得起價,而且永遠賣得起價,肯定比糧食貴。”
管世選:“這是一個好路子,四弟,就這麼幹,二哥支援你。”
管世敦:“謝謝二哥。有道是兄弟一心,其利斷金,有二哥和二嫂的支援,我就更有信心了。我們都沒有種過水果,所以我想在這個大院裡試種,從育苗開始學,我還要外出拜師學藝,據說成都省城那邊種的好,有不少專種果樹的大戶人家,我交拜師費,一定能學到真本事。”
管世選:“四弟專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