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人向來好客,先聖孔老夫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親朋好友愛到你家串門,說明你們關係親近,用我媽的話來說:“走親戚,走親戚,常互相走動才叫親戚嘛!”記得我小的時候,就沒少跟著我媽串過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門。
這些長輩都十分熱情,尤其對我,吃飯時總不住地給我夾菜,還熱情地說:“趁熱吃、趁熱吃!”乖巧的我自然要賣力表現,含著熱得燙嘴的食物,都不敢咀嚼就吞了下去,真是食不知味!
現在又輪到了我家女兒恰恰,不過這小寶貝不像我一樣傻實誠,稍微燙點的食物,都進不了嘴。她倒是比我聰明,因為食物太燙了,不僅感受不到它的美味,還會因此傷害到嬌嫩的食道,絕對不是啥好買賣。
臺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損傷消化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延年益壽。
我媽媽一個同事的老公有個怪癖——酷愛燙食,尤其是吃餃子的時候。記得十幾年前,他們夫妻倆請我媽媽去他家玩,我也跟去了,那天剛巧在他家吃餃子,我媽奇怪怎麼男主人不在桌邊和我們一起,女主人說:“別管他,他在廚房吃呢!”等我到廚房再去盛餃子時,驚訝地發現男主人竟然就站在鍋邊,從鍋裡撈出滾燙的餃子直接就放到嘴裡了!我就張著大嘴傻傻地看著他。去年,無意間和我媽提起當年的趣事,結果我媽一句話就把我驚傻了:“他呀,三年前得食道癌死了!”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在70℃~80℃左右,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會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成腫瘤。
不只是西醫認為熱食對身體不好,中醫也同樣不主張飲食過熱。中醫專家認為:“在消化道內,食物的消化過程適宜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過熱的食物會導致氣血過度活躍,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產生刺激。”
最合適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口,就是最適宜的。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過50℃。如果實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食物,既不會損傷食道,還有保健功效。
知道了趁熱吃的壞處,以後就不要勸客人趁熱吃了哦。慢慢地享受食物帶來的味覺享受,才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4。 不要亂“吃醋”
說起醋,自然就想起了山西人。
山西是中國醋的發源地,山西人釀醋也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到現在,山西老陳醋已經成為遊客到山西的必購佳品。說起醋的歷史,還有一則有趣的典故。古時管醋叫“醯”,把釀醋的人叫“醯人”,把釀醋的醴叫“老醯”。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於山西人對釀醋技術的特殊貢獻,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稱山西人為“老醯兒”了。
我本人也很愛吃醋,吃麵條、餃子時都喜歡加點醋來調味,酸香的口感會讓我更加有胃口。有時候做菜,也會適當地放點醋,比如燉排骨或大骨頭湯,湯滾的時候滴幾滴醋,不僅提鮮、除腥,還能促進骨頭中鈣質的析出,讓骨頭湯真正起到補鈣的作用;而炒青菜的時候,滴兩滴醋,則可以減少青菜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的流失,保留青菜的營養價值。小小几滴醋,絕對作用大大的。
其實,醋本來就是五穀雜糧釀成的,跟酒一樣,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