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四海說:&ldo;爹,你放心,兒子一定爭氣。&rdo;
老爹嘆息著道:&ldo;家裡的事你就別管啦。我想好了,等你一走我就找你舅舅他們借些錢來,辦個養雞場。&rdo;
&ldo;啊?&rdo;老四海頭一回聽到老爹居然在琢磨這種念頭,他恍惚著說,&ldo;您要開工廠?&rdo;
&ldo;我打聽過了,上頭的政策就是讓大家摸著石頭幹,能摸一塊是一塊。別人能摸,咱們為什麼不能摸?&rdo;老爹微笑著算計起來,&ldo;我早合計好了,南款的雞蛋是四毛錢一斤,城裡人沒有雞蛋票還買不到呢,嘿嘿!咱們要是養上它幾百隻雞,家裡存的那些棒子就全用上了,一年得摸多少塊石頭啊?&rdo;
老四海道:&ldo;可咱家裡沒地方啊。&rdo;
老爹道:&ldo;咱家後院的山坡上有好幾十畝荒地呢。我跟鄉長說說,一年給個幾十塊錢就行。嘿嘿……&rdo;說著老爹乾笑了幾聲,&ldo;報紙上不是說了嗎?如今這年月萬元戶比貧僱農光榮。光榮不光榮無所謂,最起碼落一個實惠。你爹要是能混上個萬元戶,你上學的事、你二弟娶媳婦的事就不發愁啦。&rdo;
老四海不知道一萬塊是個什麼概念,自己揹包裡只有二百塊,但肩膀已經被勒得生疼了。當時老四海並沒把老爹的話當回事,下午他們趕到南款,當天就坐長途車去北京了。
老四海去北京上學了,驢人鄉從此進入了另一個時代,時代的開創者竟然是老爹。老爹本來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老四海的要強上進卻將他推上了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差一點成了驢人鄉的風雲人物。
大兒子在上學,二兒子已經下地勞動,眼看就要娶媳婦了!老爹的確是感到時不我待了,回家後他立即著手興辦蛋雞飼養場了。老爹先是四處湊錢,八方求援,前後找了三十多個親戚,大約湊了一千多塊錢。然後在山坡上蓋起了雞舍,又給村委會交了一百元承包費,簽了合同,號稱是三十年不變的。再之後他東赴保定,買來了一千隻小蛋雞。由於付不起運費,這些雞是一家人用獨輪車從南款一車一車地推回來的。
老四海在北京開始大學生涯的第三個月,老爹的飼養場也開張了。
一般來說企業開張不過是初創時期,並不意味著立刻就能出產品。是啊,將絨球般的小雞培育成能下蛋的雞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老爹起五更爬半夜,伺候小雞就像伺候祖宗一樣精心。另外家裡那三畝責任田,都落到老媽身上了。兩口子像上了發條一樣,整個驢人鄉裡就數他們最忙活。
那年的十二月份是養雞場開張的第二個月,平時難得一見的鄉長忽然來到老四海家,號稱縣裡領導要來驢人鄉視察農村專業戶的開展情況。老爹是個只會幹活的人,當即道:&ldo;視察就視察吧,與我家有個鳥關係?&rdo;鄉長點著老爹的腦門,恨鐵不成鋼地說:&ldo;你這不是讓我們難看嗎?咱們鄉哪裡有什麼專業戶?你大老別揣著明白裝糊塗好不好?&rdo;老爹說:&ldo;我還能有您明白?&rdo;鄉長得意地說:&ldo;知道就好。嘿嘿,咱們鄉就你一個專業戶,領導視察就是視察你呀。&rdo;
老爹的腿立馬就成麵條了,他哆哆嗦嗦著說:&ldo;我那些雞還不會下蛋呢,縣裡的領導要是看見了,人家不得生氣呀?&rdo;
&ldo;我找你就是為這事,養雞場的雞不會下蛋,那能叫養雞場嗎?&rdo;鄉長的聲音很大,看那意思馬上就要把養雞場關嘍。
&ldo;那你說咋辦呢?&rdo;老爹被嚇壞了,聲都顫悠了。
鄉長心滿意足地說:&ldo;你個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