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和談結束 (第2/3頁)
奔跑的車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了,雖然梁國也沒什麼東西要進蜀國,但以防萬一卓關還是說到:“永久不行,最多10年。”
梁詩故意做出了一種思索糾結的表情,隔了兩個呼吸才答應了“行,10年便是10年吧。”卻在心裡想著10年?你蜀國還不知道能不能撐住5年了,10年後都沒有蜀國了吧。
雙方談攏,簽訂了條約後,卓關,袁上被送出了漢州,直到來到了蜀國地界。
袁上才開始和卓關討論起來,他總覺得吃虧了。
“吃虧也沒有辦法了,戰敗國不就是這樣嗎?你不覺得那個焦丞相有些眼熟嗎?9年前梁國的和談使者就是他。”
“回去吧,此時莫要再討論了,只怪咱們沒有他們臉皮厚了。”
而梁詩這邊可就歡快多了,癱在榻上,樂呵呵的討論著這幾個州的優點。
焦和雅笑的眯起了眼睛:“哈哈哈,蜀國的傻子呆子,滄府就這麼給了我們。”
焦和雅是昨天才知道的,滄府的那一片山脈下面有煤礦。
可惜蜀國人覺得滄府位置險惡,且無多少收益,連看也不看,這下可就都是梁國的了。
梁詩也是誇讚道:“今日各位的演技真是厲害,特別是石將軍,朕真的想不到你也這麼會唱白臉。”
石敢當被誇獎的不好意思,他那不是演戲,他是真的以為要談不攏,要打仗了呢。
劉宗趁著氣氛比較好問:“陛下,就是不知道蜀國那群小人,要多久才能把承諾兌現了。”
“不用管他,三日後,如果沒有兌現,石將軍,還麻煩你轟過去。現在焦丞相,劉大人,都回去收拾行李吧,咱們回京,哦不對,這煤礦的事情還要安排下。”
於是這幾人出去在城裡轉了轉。
漢州本就靠近梁國,加上樑國的報紙傳播訊息極為廣泛,不少人都知道了梁國百姓的好日子,對於上面易主根本就不在意,還有膽大的老百姓跑到衙門去問,水泥路什麼時候會修道漢州,他們是否能去參加修路。
搞得梁詩不得不讓焦丞相發一篇公文,寫明瞭漢州等六個州府既是梁國國土了,自然不會二般對待,該有的都會有,只是還要再等。
至於那些問是否會建造工廠的,建造在哪裡何時招工的,也要等等,朝堂會派遣官員前來實地考察。
焦和雅發完公文,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把這六座城池的戶籍文書都給改成了梁國,原先的官員也都被送回了蜀國。
“臣見這六座城池沒有官員,便自作主張的從軍中抽了些看得懂公文的,先去看顧著,還有流民,叛黨也都分別造籍,該安排該處理的都可以在這兩日處理結束。”
這話說的梁詩都不敢相信,焦和雅竟然如此貼心。
“你還做了什麼其他的嗎?”梁詩試探的問。
焦和雅一臉淡然的回答道:“也沒有什麼了,不過就是響應陛下的號召,找了一些蜀國官員的罪證,砍了幾個貪汙的大臣,用他們的銀子施粥,做善事,罪證也會在明日公佈出去。”
“搞事情的商人,臣也已經摸清了,排在前面的都已經被臣抓了起來,等待陛下處理,至於那些頭腦靈活的看的懂形式的,老臣認為可以放過,正好也可以用陛下之前的招數”
“捐錢修路,造福百姓,2萬兩以上者,准許入梁國科舉。”
梁詩聽完發自內心的說了一句:“焦丞相不愧是丞相,做事是真的周到啊。”
焦和雅面色不改,胸膛卻驕傲的挺起了幾分。
那是,他可是丞相啊,還做了那麼多年,如果不是有些能力,早就被別人擠下去了。
梁詩明白焦和雅的意思,他這是在投誠,自從邊關一站後,這個老狐狸就徹底的站到了他的這邊,雖然不知道是如何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