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姜鴻便直言道:「我這弟子出身膏粱紈絝,半點雅字也沾不上邊,實在讓左兄見笑了,就讓左兄的高徒一展身手罷了。」
左然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惋惜,他剛才見謝舒姿儀翩翩,氣度瀟灑,雖然之前便知道他是商戶贅婿,但卻以為他有些不同,沒想到
即便這謝舒才學再出眾又如何,若是連文人風雅骨氣都沒有,又怎麼能行,怎麼姜鴻會看中這樣的一個弟子?
因此左然神色淡了幾分,只是略一頷首。
而王靜的目光一頓這才收了回去,接著,他臉上又露出恭謹的微笑來:「那晚輩不才,獻醜了。」
之後,姜鴻便和左然一言一語閒聊,兩人多時未見,這些年來,只透過幾封書信,便是彼此的近況也是不清楚的,因此自然有許多話要說。
其中左然也不免問起姜鴻辭官一事,姜鴻的說辭和當日在玄真面前的一樣,只是道自己年紀已大,力不從心。
雖然這話,聽的人信的又有幾分?不過左然也沒有繼續問下去,轉而說起國子監一事。
原來這次左然來,也是有事相詢。
這國子監乃是天下最高學府,招收的學子一共有兩類,第一類是監生,也是最多的一類,監生指的就是皇帝恩賜出身,多是世家子弟,受到父母庇蔭才能去。
還有一類便是貢生,貢生是地方各地每一年都會選擇一兩名優秀學生送入國子監學習。
因為明年王靜就要入京考會試,一般舉子都會提早入京,以免到時候來不及。
可畢竟是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這入京趕考這一路上哪裡有這麼容易?再加上入了京城,擇選一處清靜住處也至關重要。
原本左然還沒想到這一處,畢竟他無心名利,並沒有踏上科舉之路,若不是王靜提醒,他差點就耽誤了學生的大事。
去年王靜在鄉試裡拔得魁首,得到了解元的名頭,這會試定然也不在話下,但若有旁的事情打擾可就說不準了。
可如果讓王靜被選作貢生,進入國子監學習,這一切便安然無虞了。
首先成了貢生,去京城有官軍護送,其次國子監這樣的地方想必也是一個清淨之地。
當然以王靜的身份,選作貢生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是左然畢竟遠在金陵,不知京中情況,少不得問詢幾番。
聽到左然的話,姜鴻細不可查地皺了皺眉頭,作為曾經的國子監祭酒,姜鴻對於國子監的情況再清楚不過。
即便他這些年,已經將國子監的風氣肅清了不少,可國子監的學生只要仍然以世家子弟為主,那麼這裡就並不適合寒門子弟,並且國子監也絕對談不上什麼清淨之地。
而他主動辭官,將國子監祭酒的職位雖然交給的是他曾經的副手任傑,不過任傑魄力不足,因此國子監的氛圍只怕更不如以前。
但這話姜鴻怎麼好說出來,他也不能就這樣拒絕,畢竟他和左然的交情不像和玄真,還沒有好到這種地步。
而此事還得看王靜怎麼想
姜鴻這才將目光轉向王靜,只見王靜神態不變,他跪坐在爐火一側正在做點茶的準備工作。
剛才他已經將茶餅研磨成粉末,又用茶鎚搗成小塊,磨成細粉。
這些細粉甚至不需要用羅合來篩,可見其中獨到之處,而用淨水調製的茶膏漸漸成形,動作行雲流水,讓人賞心悅目。
姜鴻笑著點頭道:「左兄,你這弟子在茶藝一道造詣極深啊!想必學問之上也是如此,有左兄這樣的名師,又何必捨近求遠呢?」
姜鴻話一落,左然倒沒想太多,只以為是姜鴻隨口的誇讚,唯有王靜的雙眸微微一暗。
此次去國子監,王靜早有打算,他知道這國子監的情況,既然早晚要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