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老師這麼一提醒,謝舒便迅速想到了,看來今後他需要再多記熟這些東西,同時那些他以前看過的唐宋大家的名作,他們的句式,也讓人稱道,以後他也可以模仿一些。
接著姜鴻繼續講到:「試論的內容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經史論,還有一種是人物論,經史論顧名思義便是對經史言論進行議論,論題一般來自四書五經,要求考生對其中言論發表見解,正其訛謬。例如我之前出的考題,就是經史論。
還有一種便是人物論,論題一般以歷史人物為主要評論物件,上至君王,下至名人,不過目前為止,所有考題都是以歷代君王為主,幾乎不會出現平民。
但正因為如此,往往考題為人物論的話,試論幾乎都是歌頌功德,近乎諂媚」
說到這,姜鴻很明顯地皺了一下眉頭,似乎想起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不過姜鴻還是開口道:「你師兄呂朔便擅長人物論。人物論多為帝王,是非功過自然需要有人評說,如何褒貶確實讓人不好把握,當然褒揚之詞更易下手,也容易讓人喜歡。」
這時姜鴻心中難免掠過一絲悲哀,這世上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誇讚,批評從來讓人生厭,卻不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
謝舒沉思片刻道:「老師,我認為,褒貶題可以做到另一種方式,如果讓褒無溢美,貶無溢惡,只以理服人,更能讓人心服口服。」
姜鴻聞言若有所思,繼而點頭道:「容展,你說的不錯,不過要想讓人覺得有道理,只能責人,不算高手,還應該站在當時人物的情景出發,體會人物的心境,才能說出振聾發聵之語。」
謝舒聞言,默默記下老師的話語。
忽然姜鴻微微眯眼對謝舒道:「從今日起,你只用上午來,下午就不必來了,如今你也該出來在金陵活動活動了。」
謝舒聞言不見驚訝,只鄭重問道:「老師,您是要我在金陵揚名麼?」
姜鴻點點頭道:「如今王靜已經離開金陵,他在這裡的聲望一直不低,可以說江南才子都以他為表率,你可知道前朝轟動一時的南北榜案?
前朝昇平二年,當時取殿試,前五十名考生皆為南方舉子,後面才是北方舉子,當榜單一張,立刻造成了天下轟動,北方舉子沿路喊冤,攔轎告狀,最後皇帝下令徹查,可徹查兩次發現其中並無異狀。原來北方連年戰事,北方舉子無論是文化還是數量都遠遠遜色於南方。不過最後為籠絡北方舉子之心,皇帝依舊重新核定了名次,但考官卻遭受了牽連,為了吸取這個教訓,如今錄取考生已有地域之分。即便如此,每年江南舉子錄取人數仍遠超南方。
而金陵乃是江南腹地,六朝古都,一向有著虎踞龍蟠的美譽,自古以來才子輩出,你若能夠在此揚名,其中好處可想而知。如今王靜已走,正好給了你方便。」
謝舒聞言微微一笑道:「學生明白了。」
回家的路上,謝舒一邊想著拜帖事宜,一邊隨意看著窗外的風景。
路過虞家商鋪的時候,謝舒特地多看了一眼。
自從虞家開始承辦行宮事宜之後,金陵城中的商戶都不敢掠起鋒芒,再加上郎君手段高明,不過三個月的時間,虞家的商行遠比之前擴張了不少,虞家如今已經一躍成為金陵首富,甚至是江南首富也說得,只是郎君低調,從不張揚。
而謝舒現在對虞家的標誌已經很熟悉的了,每每看到的時候,總會想起郎君,也會特地多注意一下。
可不知道為何,他覺得今日這商鋪似乎冷清了一些。
很快謝舒就發現,比起虞家的商鋪,其他的商鋪甚至更不如。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謝舒想起今天早晨郎君說過他下午的行程安排,行宮的事情已了,郎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