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三月三那便演變為特定的出遊的節日。
只是不知道這位張恩施到底是何人,和原身關係如何,畢竟他現在對原身的性格瞭解並不算多,若是穿幫,就不好了。
但謝舒也不可能一直躲著不出來,況且來到了古代,好不容易見到了書中所說的詩會,他也不想錯過。
謝舒開啟請帖,留意到上面說,舉辦的地點在顧家修建的西園,而主辦人是顧家三公子,這顧家又是怎樣的背景?
謝舒思索片刻,注視著洗墨淡淡道:「你去幫我探聽一下這西園詩會的情況,有多少人參加,又有什麼人去?」
以後少不得還有這種事,謝舒有心讓洗墨多適應一下。
洗墨心性不壞,人又機靈,但因年紀在那裡,難免有些浮躁,不如好好鍛鍊他一番,日後未必不能獨當一面。
洗墨聞言一愣,他之所以沒有太認真,也是因為自從主子入贅虞家之後,便從不參加這種集會了。
但被主子這般看著,好像十分信任自己一樣,洗墨驟然也生出一種豪情來。
他心裡盤算著自己一定要好好探聽清楚,讓主子後顧無憂。
而洗墨花費的時間並不長,虞家本來就有專門打聽訊息的地方,再加上洗墨畢竟是謝舒身邊的人,和普通的小廝不同。
除卻後宅裡,外頭的人對謝舒和虞楚息的關係仍是不清楚的,而謝舒作為虞家正經的姑爺,如今虞楚息又是少當家,自然有願意幫他跑腿的人。
洗墨回來後,將具體情況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通,他畢竟通曉文字,又跟在原身身邊,耳熟目染,知道的東西不少,因此說的十分清楚。
這顧家是金陵少有的高門望族,顧元科就是此次舉辦集會的顧三公子,今年二十二歲。
他的祖父乃是戶部尚書,父親在金陵做巡鹽御史已有八年,因此顧家在京城也有跟腳,在金陵更不必多說。
而這西園正是顧家修建的一座觀景園,在金陵的郊外,佔地極寬闊,又挨著一條山上流下的祈水,如今正好是三月暮春時節,風景美不勝收。
這位顧元科師從大儒,不過才名一般,他交遊廣闊,喜歡結交朋友。
如今天下已經廣登恩科,科舉才是出頭之道,顧元科大概也知道自己很難憑科舉登上仕途,可能還是得靠父輩蔭庇,但最多隻是一個閒散官職,因此才格外留意這些有才名的人。
再加上顧元科本就是喜好熱鬧之人,於是有心辦的十分隆重。
此次顧元科的西園詩會只要是有才學的人,不拘金陵什麼地方什麼身份,都可以前來,享用美景、美食。
若是能在這樣的詩會上揚名,或是得到顧元科的看重,其中的好處是說不盡的,因此不少人都十分意動。
而張恩施也就是原身以前的同窗,和原身其實交際平平,這三年裡,和原身也沒有見過。
不過這次他發了不少請帖邀請同窗,因此也說得通。
洗墨說完後,謝舒放心了許多,他原本擔心去詩會,會遇到熟人。但聽洗墨的意思,原身雖然在金陵書院讀了幾年書,不過並沒什麼交好的朋友。
而舉辦詩會的人又是個高門子弟,根本不認識原身,所以他即使去了,也不會多少人關注自己,如此一來,再好不過。
謝舒打定主意後,便讓洗墨伺候筆墨,他親自回函。
這段時間謝舒在屋中修養,沒別的事情,就靠在床上看書,對於原身的筆墨也漸漸熟悉了。
雖然不說十分像,但也有八分,稍稍變化一下,也不會有人懷疑,日後再慢慢改回來就是。
等洗墨拿著回函走後,這時又有人敲門,正是先前那個丫鬟風荷。
風荷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明瞭來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