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1/2頁)
楓荷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中有五匹金銀絲緞,分別是大紅、蓮青、月白、寶藍、鵝黃五色,這金銀絲緞都是番邦番邦所貢,一匹便值一二百金,極為名貴。
她以前看書時見李紈十分節儉,她原本也跟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原主家境普通,只怕沒多少財產,卻沒想到這嫁妝竟遠遠超乎了她的想像。
按理說李紈父親出身國子監祭酒,雖然清貴,但並不是什麼肥缺,之所以置辦得起這麼一副豐厚的嫁妝卻有個緣故。
李紈也是翻閱了腦海中的記憶才明白其中的原委,原來這份嫁妝中有一半都是賈家的下聘時給的聘禮。
分別是一千兩黃金的聘金,各色綾羅綢緞一百二十匹,四季衣裳六十套,赤金龍鳳鐲十二對,赤金鑲寶石頭面四十六套,其餘金珠簪環六十對。
賈珠是榮國府的長孫,又是二房嫡出,榮
國府還未到後面寅吃卯糧的時候,年景正好,嫡長孫娶妻,聘禮自然十分體面,何況賈家本就是王夫人管家,自然不會虧待了自己的兒子。
且王夫人出身金陵王家,自個兒的嫁妝也十分豐厚,管家將近二十年,體己也翻了幾番,為了給兒子做臉,除了官中的,她自個兒私下也添了好些。
剩下的一半嫁妝有四成是李家出的嫁妝,另外有六成卻是李紈之母私下貼補的陪嫁。
李家乃金陵名宦,書香世家,家底雖然比不上高門大戶,但百年下來也不薄,否則李家要真是貧寒人家賈家也不會結親。
原主嫁的是榮國府長孫,對方給的聘禮又如此豐厚,為了不惹人笑話,陪嫁自然不能太薄。
因此公中除了綾羅綢緞傢俱擺設古玩字畫頭面首飾外,還陪嫁了一個八頃的莊子,一間商鋪,以及五千兩壓箱銀子。
李母亦是出身大家,嫁妝頗為豐厚,她持家有道,極善經營,二十多年下來嫁妝翻了好幾倍。
李母只生了一子一女,長子早已娶妻生子,女兒出嫁前夕,她便將自己的嫁妝分成了三份,三成給了兒子,三成留著傍身,死後再傳給孫子,另外四成則給了原主做嫁妝。
除了三百兩黃金的壓箱銀子外,還有京都鼓西樓大街的一間商鋪,和南邊一個十頃的莊子,以及各色頭面首飾並綾羅綢緞等,統共算下來約莫有一萬多兩銀子。
雖然通常來說,聘禮是給女方父母的,但只要顧及些臉面的人家都不會留下,都是放在女兒嫁妝裡一道帶回夫家。
李父是讀書人,行事自然不會讓人詬病,因此把賈府的聘禮全部放進了原主的嫁妝裡。
因此加上賈府的一萬兩聘金,一共是一萬八千兩壓箱銀子,合一千八百兩金子。
賈珠留下來的私人積蓄也有三千多兩銀子,除了歷年得到的賞賜和賈母給的外,大多都是王夫人私下貼補的。
王夫人甚至在賈珠考中秀才後擔心他平日裡交際應酬不夠花用,特意從嫁妝裡撥了一個五頃的小莊子給他,每年單只春秋兩季的租子就有五六百兩銀子。
李紈看完嫁妝單子,又大致翻閱了一下田莊商鋪的帳冊,她陪嫁的兩個莊子都是上好的水田,
每季的出息有□□百兩銀子,一年春秋兩季,便是一千六百兩;兩間鋪子一年的進項也有一千兩銀子,兩年下來就是兩千兩。
那座三進院落地段不錯,租賃出去一年差不多有兩百兩左右的銀子。
加上歷年攢下來的三百兩月例銀子,和原本的一萬八千兩壓箱銀子,以及賈珠留下來的三千多兩積蓄,一共是兩萬七千四百兩銀子。
李紈心下舒了口氣,這情況比她預想中好多了,合上手中的帳冊,對茯苓兩人道:「這田莊和商鋪的帳本子且留著,我一會子再細看看,你們先跟我一道把東西都清點一下。」
三人來到後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