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字無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大總統過獎了。&rdo;吳仰曾到現在。仍然不明白林雲為什麼會讓自己同車而行。
&ldo;對於發展我國的礦產業,吳先生有什麼見解?&rdo;林雲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冷不防的提出了這個問題。
&ldo;大總統的《工業振興法》業已有了詳盡的計劃。我……&rdo;吳仰曾有些遲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坦誠的將心裡的想法都說出來。
林雲投來鼓勵的眼光。
&ldo;總體來說。佈局是大概不錯的。&rdo;吳仰曾在林雲的注視下,不由自主的說了下去:&ldo;但是有些方面,還不完善。&rdo;
&ldo;請吳先生不妨直言。&rdo;林雲低低的咳嗽了兩聲,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他的動作顯得很輕,神色間彷彿還帶著一絲歉意‐‐為自己的咳嗽打斷了他的談話。
&ldo;關於在東北開礦之事,我本人是非常熱心的,然而這必須考慮到全域性。比如,目前的鐵路運輸能力,尚不足以支援這麼大規模的開發,也就是說,礦產的開發和利用,必須隨著鐵路系統的完善而深入進 行……如果借鑑一下美國的經驗,則這個問題便很好解決。同理,在開發任何礦產的時候,鐵路這一主要的運輸問題不解決,都會嚴重的影響到整個工業體系的穩定和發展。&rdo;
&ldo;還有呢?&rdo;林雲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憂慮。
&ldo;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工業體系,還處在非常薄弱的起步階段。既沒有大型的重工業生產的能力,又沒有能夠與列強相抗衡的輕工業生產基礎,非但如此,在技術上,完全沒有自主的權利,人才上,亦沒有相當的積累和普遍的培養。這些問題彼此糾纏,而又相互制約,哪一個環節不解決好,都會對全域性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rdo;
&ldo;呵呵,是啊。&rdo;林雲笑了起來,&ldo;看來吳先生,不僅僅是礦冶工程師,更是一個對工業全域性有深刻認識的總體規劃師啊。&rdo;
&ldo;哪裡哪裡,這些想法,亦是我當時參與制訂《工業振興法》時的一點感想罷了。&rdo;吳仰曾謙遜的說道。
&ldo;既然說到《工業振興法》。&rdo;林雲沉吟片刻,目光向窗外看去,神態顯得頗為疲倦,似乎在為什麼人而賭氣。他轉過頭來,盯著吳仰曾接著說道:&ldo;以先生來看,此法案有何利弊?&rdo;
&ldo;我之愚見,其利者,不外有三。&rdo;吳仰曾被林雲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平和認真的語氣所打動了,他侃侃而談,完全忘記了對方便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是那個照片中面容冷俊的年輕總統。
&ldo;其一,以國家之合力,在全國範圍內有計劃的分配這些礦產的資源、運輸能力及人力,可消除盲目的競爭所引起的浪費;其二,該法案能有組織的實行生產之專業化,保持合理的生產比例,可大幅度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其三,透過中小型企業之發展,亦可彌補國家企業之不足,使整體的工業體系,更加完善。&rdo;
&ldo;有利即有弊,先生但請直言。&rdo;林雲斜靠在椅子的扶手之上,很有興致的說道。
&ldo;缺點嘛……概括起來,亦有三點為主要,一是產品缺乏靈活性,凡事都由計劃來辦,若是計劃有誤,則損失不可挽回。即便計劃無誤,亦非常可能受外部影響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惡果。其二,恐怕不利於國家乃至民族工業的長遠發展,因為一切都有計劃的指導,則企業失去自主權,喪失其活力,不求進步,最終陷於技術上之停